畫省香爐違伏枕,山樓粉堞隱悲笳。

請看石上藤蘿月,已映洲前蘆荻花。

——《秋興》其二

千家山郭靜朝暉,日日江樓坐翠微。

信宿漁人還泛泛,清秋燕子故飛飛。

匡衡抗疏功名薄,劉向傳經心事違。

同學少年多不賤,五陵裘馬自輕肥。

——《秋興》其三

聞道長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勝悲。

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異昔時。

直北關山金鼓震,征西車馬羽書遲。

魚龍寂寞秋江冷,故國平居有所思。

——《秋興》其四

蓬萊宮闕對南山,承露金莖霄漢間。

西望瑤池降王母,東來紫氣滿函關。

雲移雉尾開宮扇,日繞龍鱗識聖顏。

一臥滄江驚歲晚,幾回青瑣點朝班。

——《秋興》其五

瞿塘峽口曲江頭,萬裏風煙接素秋。

花萼夾城通禦氣,芙蓉小苑入邊愁。

珠簾繡柱圍黃鵠,錦纜牙檣起白鷗。

回首可憐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

——《秋興》其六

昆明池水漢時功,武帝旌旗在眼中。

織女機絲虛夜月,石鯨鱗甲動秋風。

波漂菰米沉雲黑,露冷蓮房墜粉紅。

關塞極天惟鳥道,江湖滿地一漁翁。

——《秋興》其七

昆吾禦宿自逶迤,紫閣峰陰入渼陂。

香稻喙餘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

佳人拾翠春相問,仙侶同舟晚更移。

彩筆昔曾幹氣象,白頭吟望苦低垂。

——《秋興》其八

支離東北風塵際,漂泊西南天地間。

三峽樓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雲山。

羯胡事主終無賴,詞客哀時且未還。

庾信生平最蕭瑟,暮年詩賦動江關。

——《詠懷古跡》其一

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

悵望千秋一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

江山故宅空文藻,雲雨荒台豈夢思?

最是楚宮俱泯滅,舟人指點到今疑。

——《詠懷古跡》其二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連朔漠,獨留青塚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麵,環佩空歸月夜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詠懷古跡》其三

蜀主窺吳幸三峽,崩年亦在永安宮。

翠華想象空山裏,玉殿虛無野寺中。

古廟杉鬆巢水鶴,歲時伏臘走村翁。

武侯祠屋常鄰近,一體君臣祭禮同。

——《詠懷古跡》其四

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

三分割據紆籌策,萬古雲霄一羽毛。

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

福移漢祚終難複,誌決身殲軍務勞。

——《詠懷古跡》其五

杜甫不僅在《秋興》八首中隱寓出思君懷鄉的愁緒,在《詠懷古跡》五首裏,更表露了他對為國盡忠的向往,以及半生淒涼,終不為朝廷所識的遺憾。杜甫自比庾信,有“暮年詩賦動江關”的自信,他敬佩孔明為國而死的忠貞,這些情緒其實都是因為鬱鬱不得誌,在慨然懷古思今的情況下所產生的,如此氣象恢弘!詩作表麵上是傷懷遺跡和古人,事實上是感歎自己營營一生竟落得漂泊無依的境地!另外還有更為淒愴悲涼的詞句,傾訴餘年的蕭索。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裏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

艱難苦恨繁雙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登高》

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

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

野哭千家聞戰伐,夷歌數處起漁樵。

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音書漫寂寥。

——《閣夜》

老態龍鍾的杜甫已知道殘年不可恃,想要回到故鄉的欲望日益強烈,他殷切地盼望能和弟妹團圓,然而戰亂未定,始終未能成行,他心中一直覺得遺憾。杜甫搬到瀼溪草堂不久後,竟意外地接到弟弟杜觀的書信,信上說不久即到夔州看望杜甫,這個消息使杜甫興奮了很久。可惜兄弟相聚幾日後,杜觀便起程前往藍田(今陝西藍田)。兄弟二人不得不再次分別,不過杜甫對這次離別並沒有惆悵感傷,反而覺得很安慰。晚年寂寥,還能與兄弟見上一麵,他已經覺得很滿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