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願意冒這個險,休斯說:“那麼我來飛給你們看!”
他真的上了飛機,而且他的確沒有來得及跳出來,當飛機向地麵俯衝時,突然翻了個跟頭,接著就呼嘯墜地。
“休斯死了!”人群中發出一片驚呼。
然而,也許是命運之神特別鍾愛這個大膽的年輕人,就在飛機即將燃燒時,休斯居然艱難地從駕駛艙裏爬了出來,他的傷勢並不太重,隻是臉頰骨折,後來留下一塊疤。
拍這部片子,休斯花了兩年時間,投資300萬美元。公映後,上座率果然很高。
休斯對飛機非常執迷,在拍《地獄天使》之後,他曾參加了在邁阿密舉行的一次全美短程飛行比賽,休斯以302公裏的時速一舉奪冠。可他並不滿足於這樣的成績,他的目標是要打破世界紀錄。1927年,美國飛行員林白駕機用33小時30分飛越大西洋,轟動了世界,被美國人稱為“世紀英雄”。
休斯為了打破林白創下的紀錄,開始致力於新型飛機的研製,他有兩位優秀的飛機設計師:帕瑪和歐提卡克。他們將未來的飛機命名為H1.
歐提卡克是一位機械工程師,也熱衷於飛行,在拍《地獄天使》時,他是休斯聘用的一名演員,後來得到休斯賞識,被任命為主任設計師。歐提卡克對製造新型飛機有許多大膽的構想,對瘋狂追求速度的休斯來說,他是個難得的人才。在那個秘密的飛機製造廠裏,他們不斷改進飛機的外形,選用性能最好的1000匹馬力的普拉特·惠特尼引擎,用了15個月的時間,終於製造出機身長度為8.2米,機翼長7.6米的H1型單翼飛機。因為機身特別短,誰也不知道它能在空中飛多久,休斯的公司裏沒有人敢駕機試飛,休斯決定親自試飛。
1935年9月12日,一切準備工作就緒時,日已偏西。負責速度測試的裁判技師建議明天再飛,因為現在接近黃昏,飛行逆光刺眼。休斯卻等不及了,他早已穿上飛行服,跳進機艙,啟動了飛機引擎。飛機升空了。
第一次測試速度達到每小時556公裏。裁判技師通過無線電告訴他:這一次不算,因為違反航空協會的規則,沒有做水平飛行。於是,休斯在空中繞了個圈,又做第二次水平飛行。
“世界紀錄,時速已達566公裏!”耳機裏傳來裁判的叫聲。
休斯興奮極了,沒有立刻降落,繼續飛,還想創造新的世界紀錄。第三次飛卻隻有542公裏。他不甘心,再飛一次!
“567公裏。”又是一個新的世界紀錄!
休斯臉上露出得意的微笑,卻仍不願停下,又飛第五次、第六次……突然間,引擎停止了工作,他這才發現主油箱已經沒有油了。他連忙去按瞬間補油的按鈕,可是無濟於事,太遲了,發動機已經完全停下來了。
休斯打算以滑翔的方式緊急著陸,但卻控製不了飛機,H1以垂直下落的速度向地麵衝去。
這時,天已經暗下來,地麵上的航空協會會員們忽然看不見休斯的飛機了,無線電也失去了聯係。眾人吃驚不小。
休斯竭盡全力,總算控製住飛機,在一片甜菜地裏平安迫降了。當航空協會的人趕到那裏時,隻見飛機完好地躺在那兒,休斯一手拿著筆記本,一手握著鉛筆,正得意地從機艙裏爬出來。他滿麵笑容:“我創下了世界紀錄,難道不是嗎?”
直到現在,那架飛機還被保存在華盛頓的斯密生航空博物館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