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郭令明(2 / 2)

按他說的去做,不要抱怨。我經曆了這段艱難的歲月,而正是它使我有了今天。

問:您所學到的最有價值的經驗是什麼?

郭令明:我學會了怎樣應對風險。你要應對可計算的風險,也就是要衡量冒著風險能得到多少利潤,如果你不會,就不知道每單生意都有內在的風險。我初入商界時,每當看到父親應對風險都會顫抖。現在,隨著經驗的積累,我能夠應付大的可計算的風險。

問:豐隆是一個標杆企業,即使在亞洲金融危機時也能盈利,您成功的關鍵是什麼?

郭令明:首先,要有想像力,但是這種想像力必須是現實的和可操作的。然後,你必須搶占先機,迅速行動。你必須要有成本意識,然後出售、出售、不斷出售!出售是商業的血脈。

此外,無論做什麼,都要有一個好的管理團隊來執行,這一點非常重要。執行看上去很容易,但它經常是最困難的。好的管理團隊要做到行動迅速;發現商機,並確保完成。

問:豐隆是新加坡少有的與政府無關聯的超級商業巨頭,您認為這種形態是正麵的還是負麵的?

郭令明:這是硬幣的兩麵。與私人企業相比,政府相關企業在程序和公司結構上有更多便利。而私人企業更果斷、決策更迅速,但是我們沒有財政後援,因此必須謹慎行事,以防擴張過度。

問:您是一位非常成功的企業家,但您曾經失敗過或犯過錯誤嗎?

郭令明:記得在上世紀70年代初,我們考慮將核心業務多元化,當時,有一位高級經理人為我們工作,他說他能做一項業務,年利潤率達100%。我當時太年輕了,相信他能做到。我對這項業務不太了解,也不想去調查,我隻是相信他。

結果我們遇到許多困難,既沒有原材料,也沒有員工和訂單,這三個最基本的要素我們一項都沒有。公司虧損,資本血本無歸。我當時非常固執,不相信該項目會失敗,於是追加了更多資金,結果仍不見起色。最後,我們隻能打碎牙往肚裏咽,關門了事。這是我們的一個失敗案例,錯誤在於信任高級經理人,涉足不熟悉的行業,而且沒有充分意識到內在的風險。

我們經營房地產業40多年了,但是有時也犯錯誤,因為有些變化我們沒有預見到。其中有經濟的變化,也有環境造成的變化,這些都不是我們能掌控的。

但是最重要的,必須要有應變計劃,這樣即使犯錯誤,損失也不會太大。對待錯誤,惟一可行的措施是承認錯誤。

問:您怎樣描述自己的領導風格?是激發員工型的、獨裁型的還是尋求共識型的?

郭令明:我不相信有尋求共識型的,因為你不能讓每個人都與你意見一致。

人生經曆不同,看問題的角度也不同。我喜歡讓下屬和同事發表他們的觀點和意見,並考慮他們在某個領域的權威見解,然後作出決定。一旦作出決定,就必須執行。

問:您怎樣平衡緊張的工作與家庭生活?

郭令明:很幸運,我的夫人和兩個孩子都非常理解我。他們知道,我無論做什麼都要爭第一,因此都非常支持我。雖然我沒有太多時間與他們在一起,但我會盡力。

問:您認為成功商人的一個最重要的特性是什麼?

郭令明:必須對他想做的事情有熱情。如果你沒有熱情,就不會長期投人,也不會有創造性。一旦有了熱情,就會超越自己的能力,去想怎樣提升你的工作、創造更多的利潤、領先競爭對手。你必須對商業有熱愛和濃厚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