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打折被允許,沃頓就開始用生命裏餘下的時間進行改革,將商店、製造商和中間商之間的成本減少,從而使商品價格下降、下降、再下降。
通過這種方式,使毛利降到最低,從而使沃頓超市的銷售持續增長。沃頓在每個他能發現機會的地方開設商店,有時他會在低空飛行的飛機上研究地形,如果他發現有塊地處於幾個小鎮的交彙處,他就會在那兒買下一片空地,建立一個沃頓超市,使他的超市遍布全國。
當全國連鎖店建成時,沃頓在管理方式上又做出了重大調整,他又一次走在了時代的前麵。早在1966年,擁有20家連鎖店時,他就到了位於紐約的IBM學校。他的目的是雇傭班上最聰明的學生來計算他的生意運作,他意識到,如果沒有電腦化的商業管理,他的連鎖店就不能按他期望的速度來發展。這一點他是完全正確的。沃頓連鎖店成為及時存貨控製、最大化利用信息取得競爭優勢的標誌。盡管很少被人記起,沃頓卻可以說是第一位真正的信息時代的總裁。
令沃頓高興的是,在他大部分的職業生涯中,他並不為公眾和輿論所注意。事實上,在1985年,《福布斯》雜誌因他擁有沃頓公司39%的股份,而認為他是全美最富有的人之前,幾乎沒有人聽說過他。此後,公眾焦點第一次聚集在民主黨人零售商沃頓身上。他那非凡的魅力使他手下成百上千的職員深信:加入沃頓一定會成功,他們中有許多人因擁有公司股票而成為富翁。這就是美國夢。
隨著沃頓連鎖店的影響力超過了他的競爭對手,如卡氏超市和西爾斯百貨公司,沃頓開始受到那些守舊的小鎮商人的誹謗和圍攻。他們在曼哈頓召集了一次懷舊大會,會上他們憤怒地指責,沃頓是使小鎮商人消失的罪魁禍首。
沃頓認為這些爭論隻不過是在說傻話。他本人也曾是個小鎮商人,但他看清了商業的未來趨勢,選擇了“吃”而不是“被吃掉”的命運。不管怎樣,他相信,隻要那些小鎮商人能有所改變,並適應潮流的話,還是很有競爭力的。事實證明,消費者強烈地支持沃頓,他滿足了他們的需要——每天都是最低價。
毫無疑問,山姆·沃頓沒有破壞美國鄉村的風景,或者強迫人們改變他們的生活方式。但他促進了這些變化,他所代表的進步力量是不可阻擋的。他的管理方式為後人們所模仿,他運用信息技術來降低成本的方法被各個行業采用,他那超前的零售概念造就了一批新的被稱為“價格殺手”的零售商,使低成本、低庫存的銷售方式進一步得到提倡。事實上,現在的國際互聯網就是這種方式的延續。人們不僅要猜測,如果山姆·沃頓現在還年輕,他會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