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1957-1958年——二戰後的首次經濟潰退(3)(1 / 3)

法國總統戴高樂將軍獨具慧眼,在布雷頓森林體係運行之初就尖銳地指出:“美元特權”把世界貿易變成了美國的倉庫,美國出現了貿易赤字,不用像其他國家那樣為外彙儲備減少而苦惱,隻需要多印些美元就可以無償向其他國家換取商品勞務。換句話說,“一股獨大”的國際鑄幣權給美國帶來了巨大利益。因為其他國家出現了貿易赤字,必須省吃儉用來壓縮外彙開支,但如果美國出現了赤字,憑借美元可以用於對外支付,隻需開動一下印鈔機在空白紙片上印幾個阿拉伯數字,就可以換取別國的商品和勞務。但由於當時各國的財務狀況決定了他們沒有能力去拒絕這一顆比上帝伊甸園裏的蘋果更惡毒的誘惑,隻能紛紛吞了下去。

果然,美國人像戴高樂當初預想的那樣做了。美國通過布雷頓森林體係確立了美元金本位,以此洗劫天下財富。在通常情況下,當一個國家的國際收支出現逆差時,一般要進行經濟政策的調整。可是美國卻不必這樣做,它隻需要多印一點美鈔來彌補赤字,維持國民經濟的平衡,而將通貨膨脹轉嫁給其他國家。到這個時候,美元被美國的強大的政治經濟軍事和天才的智慧鑄造成了經濟武器。美國每年從世界各國攫取了數千億美元的財富。美國經濟學家斯蒂格利茨教授將此種現象形象的稱為“窮國給富國輸血”。

世界猶如萬花筒,輕輕一轉就出現了新圖案。布雷頓森林體係建立之初,美國手握全世界3/4的黃金,是全球最大的貿易順差國,雄視天下,無人能與爭鋒,可是不過十多年,情形已經開始逆轉。

其實 1957年的經濟危機並未給美元金本位造成太大的衝擊,但美國也許是從二戰中嚐到了戰爭的甜頭,學會了肆無忌憚地對外侵略,1961年時,它發動了侵略越南的戰爭。侵越戰爭使美國人民非常反感,人民紛紛上街遊行示威,美國政府也被弄得焦頭爛額,龐大的軍費更讓美國國庫空虛,不得不向世界發行過量美元。床頭“金”盡、債務增加、貿易逆差,美元立馬陷入了信譽危機,人們開始懷疑美國是否有能力支撐布雷頓森林體係要求的固定彙率。

這時冷戰已經開始,美國全球爭霸的戰略就像一個多少錢都填不滿的無底洞,各國政府隻用腳指頭想,都想得到美國肯定會增發貨幣,從而利用美元國際清償貨幣的特權地位彌補赤字,這樣就會把它自己的負擔分攤到大家腦袋上來。既然這樣,哪個國家也不願意當冤大頭,被美國無聲地剝削,於是由法國人帶頭,大家開始把手裏的美元兌換成大量黃金,並在美國瘋狂掃貨,畢竟在有可能發生通貨膨脹時,票子不如貨物更貨真價實。

美國人一見不妙,趕緊於1971年8月15日推出一項相當於“掛羊頭賣狗肉”的政策:美元與黃金之間隻有比例,而不能兌換。這樣美國政府就等於放棄了建立布雷頓森林體係時的承諾,不肯再將它剩餘的黃金出售給西方各國,也不肯再用剩餘的黃金兌換回它自己發行的美元了。於是,各西方國家貨幣紛紛與美元脫鉤,布雷頓森林體係徹底瓦解。

貿易逆差引發的美國危機

二戰結束後,戰勝國美國重新取得了類似於19世紀中葉的世界霸主地位,20世紀50年代初期,又通過馬歇爾計劃為其過剩產品找到了出路。但世界大多數國家滿目瘡痍,都靠美國來救助。而隨著各自的發展,從50年代到70年代初期,發達國家的對外貿易政策不斷地走向自由化,美國則成為推動世界貿易自由化的排頭兵和最大獲益者,並隨之走向了強盛的頂峰。然而,美國的經濟雖然強勁增長,但其它國家增長得更快,因此其貿易額占世界的比重卻在逐漸下降,而且貿易逆差居高不下,終成為美國經濟增長的痼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