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0章 壯烈殉國(3)(1 / 2)

風雲變幻

受命於朝廷,討伐李希烈的宣武軍節度使李勉、東都汝州節度使哥舒曜、江西節度使李皋、荊南節度使張伯儀各路官軍,在與李希烈軍的一場場拚殺中,各有勝負。三月間,張伯儀與叛軍大戰於安州222,大敗;張伯儀丟棄旌節,狼狽而逃。李希烈拿著張伯儀的旌節和被殺害的官軍首級,在顏真卿麵前大肆炫耀自己的戰績,冀圖震懾,使顏真卿降服。顏真卿悲憤已極,大聲呼叫,從床上撲到地下,一時不省人事,許久才蘇醒過來,從此不再與人言語。

此後,哥舒曜收複了汝州。李希烈派他的部下大將周曾——就是那位在李希烈為顏真卿“壓驚”的宴席上,彬彬有禮、眉宇間隱隱地透出儒將氣概、顏真卿暗自慨歎明珠暗投的將軍——將兵三萬,赴襄城進攻哥舒曜。周曾明受李希烈之命,卻暗地密謀返回許州襲擊李希烈,以王玢——李希烈在“壓驚”宴席上介紹說是自己的“心腹愛將”——為內應,擁戴顏真卿為節度使。

顏真卿得知,心頭激動、振奮無比。他從未想過做節度使,但欣喜於不動朝廷兵馬而除掉李希烈,平息叛亂。欣喜之餘,心中忽然想起了自己年輕時在長安曾經寫過的一首詩。那時,裴將軍以其舞劍的超群技藝,名滿長安。看了他嫻熟的劍技,顏真卿心潮澎湃,作了那首五言詩。四十餘年的歲月逝水已將自己的詩作記憶,衝刷得七零八落。顏真卿苦思追憶,補綴成篇,以其驚喜激越之情、磅礴浩蕩之筆,寫於紙上。

裴將軍詩

大君製六合,猛將清九垓。

戰馬若龍虎,騰淩何壯哉。

將軍臨八荒,烜赫耀英材。

劍舞若遊電,隨風縈且回。

登高望天山,白雲正崔嵬。

入陣破驕虜,威名雄震雷。

一射百馬倒,再射萬夫開。

匈奴不敢敵,相呼歸去來。

功成報天子,可以畫麟台。223

顏真卿多麼希望在聖明君主統治下,周曾能夠以猛將的氣魄和威力掃蕩九州。像善於舞劍的裴將軍那樣,胯下戰馬龍騰虎躍,雄壯威武,縱橫馳驅,所向無敵,展現出自己的英武超群。手舞寶劍,似風馳電掣,縈回旋轉,神出鬼沒;忽地躍身騰高,似乎望斷天山上崔嵬的白雲;入陣破敵,威名似驚雷般嚇得強敵鬼哭狼嚎。拉開弓弩,一箭射去,敵陣百馬倒伏,再射一箭,廓清萬裏。強敵匈奴不敢來犯,互相呼叫著:快快回去吧,回去吧!大功告成,回報天子,美名可以鐫刻在漢武帝當年圖畫功臣像的麒麟閣內。

顏真卿對周曾的期望如此殷切,然而,遺憾的是,風聲走漏,消息為李希烈所知,即派遣心腹大將率其精銳——三千騾子軍襲擊周曾。周曾始料不及,全軍風聲鶴唳,一敗塗地,血戰而死。等待內應的王玢自然也被殺害。顏真卿得知,悲痛欲絕,撰寫祭文,於院內古槐下設酒食哀悼周曾等遇難將士。陰霾四合,陰風呼號,古槐悲泣,顏真卿撕心裂肺、涕淚交並地宣讀著祭文。看管的兵士無不為之唏噓落淚。

壯烈殉國

遭遇了這場變故,李希烈暫時回到了蔡州224。這兒是他的治所所在。顏真卿也被押至蔡州龍興佛寺。

龍興佛寺坐落在縣城之北,南瀕汝河,遠離城垣,獨處一隅,綠樹雲合,高牆環周,清幽寂寥,人跡罕至。在數十名荷槍執刀的兵丁把守下,李希烈自信顏真卿插翅難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