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外音:
上一講,紀連海老師已經逐一羅列了,支持與反對孝莊下嫁多爾袞說法的雙方他們各自持有的證據,一場持續了數百年之久的疑案爭論似乎已經完整地呈現在了我們的麵前,在這雙方猶如法庭一般地唇槍舌劍以及證據出示中,我們似乎沒有看到紀連海老師的觀點究竟是怎樣,作為嫂子的孝莊,究竟有沒有下嫁給小叔子多爾袞?多爾袞這樣一個定鼎北京、逐鹿中原的英雄人物,在他的內心深處,究竟有著怎樣的感情世界?多爾袞一生有多達十個妻妾,但奇怪的是,多爾袞的後代卻隻有唯一的一個女兒,而且這個女兒還有著朝鮮血統,這一切究竟是為什麼呢?還有,多爾袞又為什麼在39歲的英年就突然死去,留下了無數的遺憾?
紀連海:
上一講,我們認真地分析了在太後下嫁這個問題上正反雙方的基本論據。我曾經說過隻要將雙方針鋒相對的八點做出一一排查,我們便可以得出正確的結論。那在上一講裏,我們已經將雙方的八點排查完畢,經過排查,我們可以看到,結果馬上就將揭曉,那太後到底是否下嫁給了多爾袞沒有?我們可以看到雙方的八個方麵的論點中,正方他已經有四個方麵的論點,被駁斥,被排查掉,這四個論點,站不住的四個論點:論點二(弟娶其嫂的滿洲舊俗)、論點五(順治諭旨露出的破綻)、論點七(有人見過的鐵證“太後下嫁詔書”)和論據八(《紅樓夢》裏麵的揭示)。
但是,與此同時,我們可以看到正方還有四個論點,很牢固!沒有被駁斥掉,那這四個論據是:論點一(保全皇位的政治婚姻)、論點三(多爾袞的“皇父”稱謂)、論點四(張煌言的“太後婚”詩證)和論點六(風水牆的訴說)。
我們可以看到,這四個方麵的論據恰恰就是正方最為關鍵的四個論據!他從原因,下嫁的原因,下嫁的標誌,和下嫁的結果幾個方麵,已經做出了基本完善的考證,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我的觀點,這是純純粹粹,我個人的觀點,因為在史學界,它有三種觀點,這個隻是我個人的觀點,我個人的觀點是太後下嫁證據確鑿!無可質疑!我認為,有了上述四個論點就足夠了!我已經用不著其他的論點了!
有的觀眾就會問,既然您同意太後下嫁這一觀點,那麼,按照您的考證,孝莊皇太後下嫁給多爾袞,究竟是利益驅動?還是在利益驅動的同時,也多多少少有一些感情的因素呢?那麼太後下嫁,她是在什麼時候,怎麼樣下嫁的?
您這一問,還真把我問著了!為什麼呢?您這個問題太多了,它包含幾層意思:一個問題,孝莊皇太後與多爾袞是否有感情因素呢?他們之間是否有,就算是愛情吧!有沒有這種感情,第二,如果有的話,那他是什麼時候與多爾袞產生了感情的呢?第三才是孝莊皇太後是什麼時間,什麼地點,怎麼下嫁給多爾袞的呢?還會有第四個問題,下嫁了之後結果如何,影響如何?所以我覺得您的問題太多了。我們隻能慢慢給大家介紹。
首先呢,我們來看,孝莊皇太後與多爾袞是否有感情基礎?它這個婚姻是否具有一定的感情基礎,說到這個問題,我還得把前麵第二集裏麵,我們介紹的簡單重複一下,因為經過這麼長時間大家可能忘了,在前麵第二講裏麵,我們就曾經說到了以下幾點:
第一,孝莊皇太後那個時候叫布木布泰,她與多爾袞兩個人不是兩小無猜、青梅竹馬的關係!兩個人的第一次見麵最有可能的是在多爾袞三歲,孝莊,那個時侯叫布木布泰兩歲的時候;我們還介紹,兩個人的第二次的見麵應該是在1623年,多爾袞十一歲,孝莊十歲的時候,那一年多爾袞結婚,孝莊應該出席了多爾袞的婚禮!第三,兩個人的第三次見麵最有可能的是在1625年這一年,十二歲的布木布泰嫁給了皇太極,日後成為他的莊妃!布木布泰嫁給皇太極,成了莊妃,也就成了13歲的多爾袞的嫂子。
然後,我們在前麵第九講中又介紹到了1643年皇太極去世的時候,那個年代,孝莊30歲,她的兒子5歲,她五歲兒子福臨,在多爾袞與豪格雙方爭奪皇位的時候漁翁得利,當上了皇帝!而三十一歲的多爾袞也很快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攝政王!
我們說,一個是三十歲的寡婦,一個是三十一歲年富力強的英雄!美人與英雄之間,應該是要演繹出故事的!但是為什麼那個時候,我們沒有講這個故事,是因為時間不允許,時代不允許。因為,大明、大順與大清的較量已經到了最為關鍵的時刻!所以我們把目光,轉移到了那個地方,而多爾袞他本人也會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那個地方,所以我們說那個時候,他們之間沒有什麼感情糾葛。但是很快,1644年,多爾袞率清軍入關,迅速定鼎北京,然後又派分兵前進,平定中原。我們說這個時候,多爾袞終於可以在北京休息一下了,應該說這段感情就該發生了,那麼,多爾袞與孝莊皇太後的感情是什麼樣的呢?
畫外音:
剛才紀連海老師通過前幾集節目,論證所列舉的論據,認定孝莊皇太後的確是下嫁給了多爾袞,但是這樣的結論最終是經過一係列的推測所得出的。為什麼在清朝眾多的官方史書中對於這樣一個重大事件就沒有任何記載呢?甚至連《清史稿》這樣後世所修的史書都沒有任何線索可尋呢?
紀連海:
說到孝莊皇太後與多爾袞的感情糾葛,我們說通過現有的正史史料,檔案館的材料,《清史稿》、《清實錄》,《清實錄》有分成好多本,《太祖實錄》、《太宗實錄》等等很多很多,通過這些正史的史料,我們沒有辦法考證!為什麼呢?因為沒有材料!那裏麵沒有記,他為什麼沒有記載呢?難道正史上,就一點都找不著他們之間感情糾葛的材料嗎?還真找不著。
為什麼找不著?主要的原因就是被毀了!為什麼被毀掉呢?我覺得有兩個方麵原因:一個方麵,孝莊皇太後與攝政王多爾袞,他們的感情,在下嫁了以後的感情又發生了變化!由於發生變化所致,我們說由於孝莊皇太後與多爾袞日益接近,這必然會引起一係列的問題,最典型的一個問題,就是誰來照顧順治小皇帝福臨等等,許多許多問題,我們可以考慮,當時的福臨才五、六歲啊,他很需要母親的關照!但是,正需要母親關照的順治皇帝,他卻得不到母親的關照,所以,他很快的把這一係列的原因都推給了他的媽媽!他在埋怨他的母親,有確鑿的證據證明,順治皇帝和他母親的關係,和孝莊皇太後的關係很不好,非常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