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哈伊爾·謝爾蓋耶維奇·戈爾巴喬夫1931年出生,原蘇聯共產黨和最高蘇維埃末代總書記和主席;原蘇聯實行總統製時的首任總統,也是最後一屆總統。
戈爾巴喬夫生於北高加索斯特夫羅波爾邊區的普裏沃爾耶村,父母都是農民。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戈爾巴喬夫的父親和哥哥都上了前線。哥哥在戰場上犧牲,戰爭結束後,父親回鄉當了康拜因收割機駕駛手,戈爾巴喬夫便一邊上學,一邊給父親當助手。因為勞動出色,他在1949年榮獲了勞動紅旗勳章,1950年成了蘇共預備黨員,接著被推薦上了莫斯科大學法律係。戈爾巴喬夫入學兩年後轉為蘇共正式黨員。到大學高年級時,他已鍛煉成了一個能言善辯、思想敏銳,在同學中小有名氣的人物了。
1955年,臨近畢業的時候,大部分同學都想方設法留在首都或者大城市。可是,戈爾巴喬夫卻和他的妻子,也是同學的賴莎一同回到他的故鄉——斯特夫羅波爾邊區。他認為,小地方雖然偏僻落後,但是,有用武之地。果然,他被分配到共青團斯特夫羅波爾市團委工作。第二年,由於辦事幹練,就被提升為團市委第一書記。由於擁護赫魯曉夫的“非斯大林化”政策,保持良好的關係,戈爾巴喬夫青雲直上:1966年,他升任斯特夫羅波爾市黨委第一書記;1968年,任斯特夫羅波爾區黨委第二書記;1970年,升任該區黨委第一書記。
1978年夏,負責農業的中央書記庫拉科夫突然病逝。安德羅波夫和蘇斯洛夫便推薦戈爾巴喬夫填補了這個空缺。1980年,戈爾巴喬夫10月升為政治局委員,成了蘇共高層領導中最年輕的成員。
1982年11月,勃列日涅夫病逝,68歲的安德羅波夫當選為總書記。他上台以後,開始進行社會和經濟改革。為此,起用一批像戈爾巴喬夫這樣的年富力強的人。1983年初,戈爾巴喬夫主管宣傳和意識形態方麵的工作。是年2月,安德羅波夫因患腎炎住院,戈爾巴喬夫便代行管理一些外交和人事方麵的工作,並且在重要的會議上發表講話。他的名字開始在蘇聯各大報刊上露麵了。10月,安德羅波夫病情加重,隻有其私人助手戈爾巴喬夫才能去醫院看望。戈爾巴喬夫利用與安德羅波夫單獨接近的特殊權利,通過他親自提名,在12月舉行的中央全會上,將一批親信提拔到了政治局和書記處。這些人後來為戈爾巴喬夫的上台,立下了汗馬功勞。
1984年2月9日,安德羅波夫病逝,契爾年科任新總書記,1985年3月10日,契爾年科病逝。不過24小時,戈爾巴喬夫就迫不及待地召開了中央政治局和書記處聯席會議。當時,政治局10名委員中,有5名委員反對他,但其中有一名委員正在國外訪問後的歸途中,如果等反對他的人聚齊了再開會,麻煩就大了。果然,會議開始後,羅曼諾夫搶先提名莫斯科市委書記格裏申任總書記,總理吉洪諾夫等3名政治局委員立即附和。這時,葛羅米柯站起來,提名戈爾巴喬夫,戈爾巴喬夫的支持者群起響應。戈爾巴喬夫終於如願以償。
1990年2月5日,即戈爾巴喬夫擔任蘇共總書記剛剛5年,也是東歐國家共產黨相繼失去政權的時候,他召開中央全會,通過了廢除憲法中關於保障共產黨領導權的條款的決議,宣布允許各政黨和反對派進行自由選舉。3月3日,他又主持召開了最高蘇維埃主席團會議,決定實行總統製,他自己擔任蘇聯首屆總統。此後,全蘇15個加盟共和國相繼選出15個總統。這些總統上任後,立即宣布本共和國為“主權國家”,並要求蘇聯總統承認其獨立。盡管戈爾巴喬夫也采取一些諸如經濟封鎖、武力威脅、政治勸誘,以及製定“新聯盟條約”等旨在防止聯盟解體的措施,但是為時已晚。
1991年“8·19”事變之後,蘇共被宣布為“非法”,聯盟解體的速度加快了。同年12月8日,以俄羅斯總統鮑利斯·葉利欽為首的三國領導人,在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簽訂了建立俄羅斯、白俄羅斯和烏克蘭“獨立國家聯合體”的協議,並宣布蘇聯“在法律上”已不複存在。12月18日,葉利欽又對報界說,“聯合體內沒有戈爾巴喬夫的位置”。到這時,戈爾巴喬夫已成為一個名義上暫時還存在的蘇聯的“光杆總統”了。12月31日,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召開最後一次特別會議。戈爾巴喬夫在會上宣布,辭去蘇聯總統職務。大會最後宣告:蘇聯在“法律上”已經消亡。具有70餘年曆史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在戈爾巴喬夫執政時期垮台和徹底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