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武鉉在2003年2月25日的就職演說中稱,朝鮮半島正處在一個重要的十字路口。韓國與朝鮮何去何從,現在到了一個關鍵時刻。盧武鉉為了確保朝鮮半島和平,將會把調整韓美關係作為今後工作的重點之一。他說“將確保韓美同盟發展成一種更加互惠和平等的關係。”盧武鉉表示,“很難對美國多加指責,但韓國民眾應具有堅定的意誌。經濟再困難總比爆發戰爭要強很多倍。盧武鉉及其周圍人士還對美國正在討論的對朝製裁措施持否定態度,從而表現出與美國政府的立場差別。盧武鉉認為韓國不可能像富裕並發達得多的西德那樣做,西德在1990年吸收了東德。他還認為軍事行動可能引發一場使他的國家深受其害的戰爭。韓國外交安保研究院的金勝翰說:“盧武鉉反對用製裁和武力手段解決危機,華盛頓則保留了使用所有手段的權利。對盧武鉉和布什而言,最重要的事情是縮小雙方在對朝政策上的分歧。”確保半島和平,必須將調整韓美關係作為今後韓國對外工作的重點。盧武鉉堅決反對美國孤立朝鮮的政策。盧武鉉反複強調要在朝核問題上“發揮韓國的主導作用”。他的講話甚至讓人覺得他是在否定韓美同盟。但是,由於朝鮮宣布退出防止核擴散條約,朝鮮的核問題成為國際上的一個大問題,盧武鉉不得不以對美關係為核心,采取與國際輿論協調一致的態度。韓國國內外有不少人擔心盧武鉉可能“反美”或“不喜歡美國”,但是盧武鉉一再強調對美國的友好態度。他說:“韓美同盟不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都是重要的。”“隻是部分人反美”,“將來也需要美軍駐留韓國”。
盧武鉉政府鑒於布什政府上台後對朝政策變化和國際形勢發展,采取更加務實外交謀略,對外工作的重心將逐步向東北亞地區傾斜,改變以往對美不敢說“不”的一邊倒政策。為此,盧武鉉反複強調與東北亞地區國家發展政治、經濟和外交關係的同時,積極探討建立東北亞地區多邊安全體係的必要性。
盧武鉉認為,為了促進朝鮮半島局勢的不斷改善必須積極發展韓日共助關係。曆史問題是影響韓日兩國關係的“決定性問題”,但韓國新政府在此問題上采取了比較克製的態度。韓日雙方商定將盡快建立常設事務級磋商機構,加強雙邊戰略對話,擴大在解決朝鮮核問題上的合作。盧武鉉認為韓國將把日本作為未來東北亞共同體的重要夥伴,希望雙方建立“在正確認識曆史和相互信任基礎上的麵向未來的合作關係”。盧武鉉認為,不僅對北朝鮮,而且對日本也要采取“包容政策”(陽光政策)。日本川口外相稱讚說:“因韓國新任總統提出的各種各樣的意見而深受感動”。盧武鉉還主張,韓國將積極參與國際事務,提高韓國的國際影響力。盧武鉉的新政府希望通過亞歐會議和亞太經合組織等機構進一步強化地區合作,並擬倡議召開東亞首腦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