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讀書人的精神家園(1 / 1)

很長時間都沒有寫一些小文章了,不是不想寫,也不是自己很懶,從學寫小文章開始,一直到後來自己嚐試寫長篇書,再到應書商邀請寫書,期間各種滋味真是千言萬語都說不完,很多的時候,想到了問題,但到了要把文字躍然紙上的時候,才發現一切都已不是初時之感。

寫書很累,寫出地地道道的好書更累。這些日子,我的才思很恍然的到了近乎枯竭的地步,每寫幾個字都感覺如履薄冰一般,忘記了是誰說過這麼一句話,他說,讀書人的家園在於通暢而不在於通達。

起初,我對這句話沒有多大的認識,甚至來不及思考,時光就已經將我帶到了今天的歲月。喜歡文字,也在寫著文字,寫了那麽多文字,當從書堆裏爬出的時候,我才意識到,讀書人的家園是怎麼回事。

引用一句名言做個楔子吧!——人生若隻如初見,當時隻道是尋常。

最近難得的閑暇裏,最喜歡的事情就是一個人靜靜的坐在電腦前看別人的書,感悟別人的故事,聊以欣慰。

看著別人精彩的小說,我常常詢問自己,“生活是什麼顏色?”為何總看別人的生活離自己那麼的遙遠?我想,很多人一定會說,“生活的天空一定是五顏六色的,像五顏六色的花朵一樣,讓你看的目不暇接。”的確,生活的顏色就是如歌似虹,可是,一個色彩理論中,一個基本的嚐試又告訴我,各種顏色攪混到一起就變成了灰溜溜的混沌狀。

理論上如是說,很多人都接受。我們每個人生活中的顏色亦一樣,各種形形色色的東西滲入每個人的心扉,就會留下一片看不見的玄凝之氣。

煙霧繚繞,思緒飛旋著,不知道那個曾經傳遍大江南北的熱門話題,現在究竟還有多少人在關心探討著——中國人不缺文化,中國人缺少反思文化的精神!

不論今天,明天,還是遙遠的將來,抑或是昨天,甚至是更遠的時候,做為人,尤其是以人類為代表的地球家園,所有的一切都無時無刻不再反思著那些已經逝去的唯美的東西。

哲學辯證的告訴我們,沒有矛盾的事物是危險的,這話說的一點兒沒有錯,發展和矛盾亦如人性一樣,也是一個永遠都說不完的話題。

從浮躁的撲街寫手,一直到現在為自己真實的心境所寫,可謂風塵仆仆,倍感艱辛。此時,回想起曾經那些盲目幼稚的時光,竟然忍不住笑了出來。是的,曾經為了一個不太現實的目標而走過的路的確有些可笑,可笑的讓我有些難過和酸楚。

不滅的經年,流轉不息。生活依舊如此美好,依舊充滿無數的美妙希望,為唯美而謳歌的人也必將是幸福的。我原本就是一個理想主義者,可鮮活的成長史又讓我明白,理想主義者稍不留心就會滑向頹廢主意,如今的社會,繁冗無比,成功的人總是那麼稀少,而太多的人也渴望著成功,這樣的豪情希望固然是美的,但活生生的現實又不可能把人人都鑄造為英雄,在太多平凡人的眼裏,理想永遠在彼岸,而此岸四處是虛偽和苦難,說它是水中鏡,明日花也不足為過。

雖然大多數的人都不至於沉迷於頹廢,但麻木的心扉卻是不爭的現實,甚至連理想的泡沫都不曾擁有,就那樣走向了麻木,人性的最大悲哀莫過如此。

近年來網文的繁盛,活躍了人性那層淡淡的微光,也刺痛了太多年輕的心靈,這樣的經曆,我想每個寫手都一定深深的體會過。

寫文很長時間,我不太相信文學小說可以救苦救難,但在信息化如此發達的年代,網文的確也給生活留下了很濃烈的一筆,從那裏,很多的人都會找到自己需要的東西,也是因為網文繁盛的今天,批判主義者的聲音也越來越多,批判是他們的義務和自由,任何人都無權否認,但於此出現的問題也越發的嚴重,太多盲目的批判觀更是有如下山猛虎,讓人防不勝防。

前幾日,我特意看了很多批判的文兒,差一些沒有讓我閉氣而亡,我不知道那位寫手是如何看待現在這個氛圍的,也不知道他是從哪個角度看問題的,居然連魯迅先生生前留下的精神財富都要條條大道一番,總之,心裏很不是滋味,感覺那種觀點甚是牽強,僅此而已。

讀書人,看書人,生活裏麵的人,毫無例外的都是劇中人,同樣也沒有任何人沒有理由不思前進,但無論怎樣,任何一個單薄的角色都不可能扭轉劇情的延續,對於讀書人看書人來說,我想,心中的那杆秤,時時刻刻都會擺放在他心裏最為重要的地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