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六宮妃嬪及諸王公主駙馬們講完後,宋家這五個各有勝處的美麗姐妹就單獨給德宗一個人講了,當然這種講是圍在德宗左右,以談笑為主,皇帝不過是偶問及經史大義、試以詩賦罷了。不久,他們六人就情意甚洽,德宗先臨幸了宋若昭,接著又臨幸了宋若莘,寵愛甚深。
德宗要將宋若昭、宋若莘姐妹二人冊立為貴妃,心機頗深非平常女子能及的宋若昭再三辭謝,理由是:“進宮之初,原立意不做妃嬪,今因萬歲情意不可卻也不敢推,致成兒女之好,但妃嬪的封號是抵死不敢承受的。”德宗無法,便下詔稱宋若昭為學士,稱宋若莘為先生。
宋若昭情意綿綿,德宗在宋若昭宮中臨幸的次數最多,宋若莘耽於翰墨倒也不計較。其他宋若倫、宋若憲、宋若荀姐妹三人不久也都承受了德宗皇帝的雨露恩寵,卻都一樣不願受妃嬪的封號。就這樣,除宋若昭稱學士以外,其他姐妹四人都稱先生,這四先生一學士同樣不多久就在內宮中權勢甚大。
德宗皇帝每日隻顧了與這宋姓的五位美人周旋,果然把修道之事丟到腦後了,但他同時也把朝事荒廢丟棄了。並且德宗自從開了色戒後,在宋氏五姐妹外,又常常挑選後宮別的美女來臨幸,一時間受到皇帝雨露寵愛的妃嬪甚多,共有二十餘人,自然個個都是美麗輕盈的年輕女子,她們有立為貴嬪的,有冊為昭容的,數年之中這些美麗的宮眷共生了皇子二十人、公主三十二人。內中最得寵的宮眷,除宋氏五姐妹外,還有紀美人和郭貴妃。紀美人生子最長,名寧,德宗時代的丞相李絳奏請立儲,德宗就立李寧為皇太子。
郭貴妃有兒李恒,且她還是郭子儀的孫女,又是升平公主所生,宮中所有妃嬪再也沒有比她身份更高貴的了,德宗皇帝也因此對郭貴妃另眼相看,所以郭貴妃頗招妃嬪們的妒忌,尤其是宋氏五姐妹,於是她們就齊心來傾軋郭貴妃。
不料元和末年,宋若莘一病身亡,德宗很是哀痛,從此更加寵愛宋若昭。幹脆令宋若昭掌管後宮記注簿籍的事,可宋若昭終日伴駕宴飲遊:
樂,根本無暇顧及,就把這件可使後宮大權在握的差事交給了她的妹妹宋若憲、宋若倫二人分別掌理。
宋若憲得了這件差事後,同時也得到了後宮的大權,德宗又進封宋若昭為梁國夫人,一時間她們姐妹在宮中的威權蔽日,宮中上自妃嬪下至諸媛,誰不趨奉孝敬她們,唯獨郭貴妃不肯屈節來趨奉宋氏姐妹,惹起宋氏姐妹的懷恨,就在枕上席間溫柔銷魂的時刻,對著德宗皇帝竭力詆毀郭貴妃,說她私結大臣,陰謀奪權。宋若倫、宋若憲、宋若荀姐妹三人為此用盡了妖淫媚惑,德宗皇帝在她們身體上銷魂癲狂之際,也深深地陷入她們的迷魂陣中。
這一年,因正宮之位久空,群臣上章奏請立郭貴妃為後,因為母以子貴。卻不料這一來,反而動了德宗的疑心,因為宋氏姐妹所說郭貴妃私結大臣的那些話有了著落。德宗不僅沒立郭貴妃為皇後,反而把宮中一切大權都正式交給了宋若昭一人,於是宋若昭千方百計地哄著德宗開心,至於鋪張浪費暴殄天物那是在所難免的,更遑論什麼玩物喪誌了。
郭貴妃以前雖然名分上不是皇後,卻權製六宮,處處行皇後之權,以她的教養和賢德把後宮治理得和風細雨井井有條。現在郭貴妃倒是名副其實了,名為貴妃不是皇後,就處處也不得行皇後之權了,隻好眼睜睜地看著她親手引入室來的那五隻美麗的“母狼”把後宮糟蹋得烏煙瘴氣,卻也無可奈何,空悔之,早晚矣。
可惜美人福薄,宋若昭得了幾年的寵,也短命死了。德宗哀痛欲絕,無日無夜不在宮中淌眼抹淚。出殯那一天,任憑百官勸阻,德宗仍是假用皇後鳳輦,親自執紼相送了宋若昭這最後一程。宋若憲乘機終日追隨著萬歲,陪宴又陪寢,因為姐妹中她與宋若昭的麵貌最相近,果然德宗又把一腔癡情轉移到了宋若憲身上,同時又把掌管後宮的大權交給宋若憲一人。宋若憲在玩樂方麵比宋若昭有過之而無不及,宮中的鋪張浪費日甚一日,德宗皇帝也就越發地玩物喪誌了。
年輕貌美的宋若憲、宋若倫、宋若荀三姐妹一麵穩穩地把這位多情天子鉗製進了她們的彀中,一麵招權納賄。外有神策中尉太監王守澄與宋若憲暗通聲氣,王守澄再和他手下的死黨在朝中廣結徒黨,欺壓良懦。所有朝中正直大臣,都被他們傾軋得不能安於職位,但懼於宋若憲姐妹們的淫威,都不敢吭聲,唯獨剛正不阿的宰相李宗閔、李德裕上殿奏參了王守澄勾通宮禁,狼狽為奸。無奈這時德宗正迷戀宋若憲姐妹,自然常在宋若憲口中聽說王守澄是忠臣良吏,美人的話當然比外麵大臣的話可信,所以任憑李宗閔如何當麵一諫再諫,德宗皇帝就是一個不信,而一切奏章公文全由宋若憲一人掌管,見有臣工忠正勸諫的,她就把奏牘藏匿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