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章 積極理政(1 / 2)

為了擺脫兩位皇太後的控製,八個讚襄政務大臣提出,新皇帝年幼,不解政事,老皇帝有遺詔命他們讚襄政務,新皇帝發布聖旨由他們擬文發出即可。慈安對此似是模棱兩可,慈禧卻極力反對,她認為這是很嚴重的事情,任其這樣就會使皇帝被架空,導致大權旁落。八大臣卻不依不饒,雙方的權力鬥爭也越來越激烈。有一次,八大臣竟然以罷工相威脅,使慈禧認識到隻靠一個手中無權的慈安去實現其垂簾聽政的設想,無異於孤軍奮戰。因此,她又聯係以恭親王奕為首的王公大臣集團,最終發動了“辛酉政變”,一舉擊潰了以肅順為首的輔政大臣集團,將權力操控在太後手裏。

這場政變實質上就是一場朝廷內部的權力之爭。一方是兩宮皇太後和以恭親王奕為首的皇族,另一方則是鹹豐帝臨終任命的八位讚襄政務王大臣。這場政變的組織者、策劃者和領導者是慈禧,其主要倚靠的骨幹力量是奕,但也絕對不應忽視慈安在其中的作用。她作為原中官皇後、當時的母後皇太後,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她是這場政變中決定成敗的關鍵性人物。這一點,機敏而工於心計的慈禧比誰都清楚。慈禧更清楚自己是靠“母以子貴”才登上皇太後寶座的,聲望、資曆、影響力遠遜於慈安。如果不將慈安爭取過來,奪權、垂簾聽政的目的就達不到。可以說,如果慈安旗幟鮮明地堅決擁護鹹豐帝的遺命,毫無保留地支持並站在八大臣一邊,辛酉政變就不會發生,這段清史就得重寫。

在政變之後,朝廷中一些日常的事務由慈禧處置,但每遇朝政大事,還是要由慈安太後最後決定。有書記載,慈安“及與孝欽後(慈禧)垂簾聽政,首簡恭王入軍機處。時國人稱孝貞優於德,而大誅賞大舉措,實主之;孝欽優於才,而判閱奏章,裁決庶務,及召對臣工,谘訪利弊,悉中款會”。這段話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時人對慈安和慈禧的評價是各有所長,慈安“優於德”,慈禧“優於才”。慈安太後的理政之才主要表現在四件事上。

第一是重用能臣,帶來“同治中興”。慈安與慈禧密切配合,發揮己長,勵精圖治,在朝內重用奕、文祥、倭仁等重臣,外用一批優秀的漢族將領,如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使得同治年間出現了“中興之象”。1914年出版的《清朝全史》記載:“同治改元之初,即知曾文正公之賢,授為兩江總督。文正感其知遇,盡心謀國。而東宮(指慈安——筆者)則自軍政、吏治、黜陟、賞罰,無不谘詢文正而用其言。”於是當時遂有“至軍國大計所關及用人之尤重大者,東宮偶行一事,天下莫不額手稱頌”之說。

第二就是節儉自愛。辛酉政變之後,慈安、慈禧兩宮太後,在養心殿共同垂簾聽政。開始的時候,由於慈安太後位居正宮,名位高於慈禧太後,因此慈禧不敢太張狂,大權一度由慈安太後掌握著。一段時間裏,節儉自愛的政風很濃。慈安常以東南太平天國未滅,國家正處多事之秋為由,駁回一些阿諛奉承的大臣奏請大興土木重修圓明園的奏折。原圓明園管理大臣殷德以園務不能振興為一大憾事,他百般懇求兩宮皇太後,堅持要重新修複圓明園。這時太平天國農民革命雖已失敗,但撚軍(清中葉後反政府農民武裝)和西北回民的武裝鬥爭卻氣勢正盛。慈安太後素來崇尚節儉,根本就不同意大興土木的修園之舉。

所以殷德的願望,無法實現,心中深感不快。正巧,北京城內有一個很有勢力且人品極壞的大富豪名叫李三,他勾結廣東商人李光照,投殷德所好,與殷德拉上了關係。他們在小皇帝載淳出外遊玩時前往參見,哄騙小皇帝答應重修圓明園。李三與李光照暗自高興,以為可借此次機會大撈一把。為了能取得慈禧太後的讚同,李光照前去用重金賄賂大太監安德海,安德海開口要價20萬兩白銀,討價還價一番後,終以10萬兩銀子成交。而慈禧太後此時正韜光養晦,密謀奪權,也就頗為顧忌朝野內外對她所作所為的議論,無心過多地遊樂。不想李光照行賄之事被恭親王奕等大臣偵知了,馬上上報給慈安太後。而平素以節儉著稱的鈕祜祿氏大怒,立即命令刑部官員逮捕李光照下獄。接著傳下懿旨,命逮捕奸商李光照,並追查行賄修園一案。後來,安德海因慈禧太後關照,才度過了這一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