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嬴政繼位(1 / 3)

鹹陽是商鞅變法時創建的一座新興都城,在此之前,秦國曾多次遷都。秦最初居於秦邑(今甘肅省清水縣北),秦莊公時居於西(今甘肅省天水西南),秦憲公遷到平陽(今陝西省寶雞縣西北),秦德公遷至雍(今陝西省鳳翔縣南),秦靈公遷至涇陽(今陝西省涇陽縣),秦獻公遷都櫟陽(今陝西省臨潼縣境內),到公元前349年,秦孝公“始都鹹陽”。這一連串的遷都活動,為我們描繪出了秦國始終堅持東進的軌跡。

鹹陽(今陝西省鹹陽市東),由於地處渭水的北岸,古代山南水北皆屬陽,所以取名鹹陽。鹹陽從商鞅在此“大築冀闕”,按照東方的魯、衛等古國的營造規模奠定最初的一國之都的基礎起,又經過惠文王、武王、昭王等九代人的開發與經營,不僅成為名副其實的強大國都,而且成為“四方輻輳並至而會”的超一流的大都會。當時,天下十分之六的財富聚集在秦的關中地區,而關中地區的財富則又大多集中在關中的明珠城市鹹陽之內。所以,在當時的諸多城市中,鹹陽是無與倫比的。

趙政初到鹹陽,給他印象最深的是這裏的一切都比邯鄲宏偉。邯鄲城在他的心目中就夠宏大和繁華的了,沒想到現在在他眼前突然聳起的這座城市更加宏偉和繁華,邯鄲城簡直無法與它相提並論。他感到這座城市的街道更寬闊、整潔、平坦,市裏更繁華、喧鬧、四周的房屋就像棋盤上的棋子一樣整齊劃一。尤其是在這座城市裏,根本沒有邯鄲城中那恐怖的戰爭景象。在這裏很少見到全副武裝的士兵,沒有不停地駛向前線的戰車,看不到發臭的橫在街頭的屍體,聽不到痛悼亡靈時撕心裂肺的哀號,這裏沒有滿目瘡痍的城牆和被戰火燒毀的房屋,看不到仇恨、恐懼、悲傷、絕望的目光。小趙政在趙國已經習慣了戰爭帶來的緊張和恐怖,回到鹹陽,他極力想在想像中把眼前的這座城市與邯鄲拉近。然而這座美麗的城市似乎在告訴他,這裏根本沒有戰爭,這裏充滿著和平、祥和的氣氛,這裏充滿了虎虎生氣。這種從未感覺過的氣氛,這種從未見到過的景象,既使小趙政驚奇和振奮,也使他困惑、迷惘和不適。

他和母親在威風凜凜的車隊護送下,徑直穿過鹹陽的市區,直奔鹹陽宮而去。在車上他看見,路兩旁的行人都慌忙回避,然後翹首駐足,向他們投以恭順、仰慕的目光,有的還虔誠地叩頭。他們為什麼這麼看著我們?我們是什麼人?在趙國隻有國王和王族出巡時才這樣威風!那時他和母親也像今天站在路旁的人們一樣恭順。現在這一切都顛倒過來了,趙政有些不知所措。

威風凜凜的車隊戛然而止,一群衣著華麗的仆人湧上來,簇擁著他和母親走下馬車,就此結束了從邯鄲到鹹陽的長途跋涉。

他放眼一望,一座高聳入雲、氣勢恢弘的宮殿巍然屹立在他的麵前,那簷牙高啄的屋頂、那迂回屈曲的廊腰、那臥波的長橋、那行空的複道、那靚雅的歌台、那美麗的舞榭,在藍天下、在綠樹中、在陽光的沐浴下,突然幻化出一個趙政在夢中都未曾見過的七彩世界。然而,最使他難以置信的是,他竟然在眾人的簇擁下,光明正大地走進了這座可望而不可及的聖殿。他來不及觀賞那五步一樓、十步一閣的美麗建築,他也無暇顧及這裏的奇花仙草、珍禽異獸,他隻是怯生生地望著眼前的各色人物,因為他已經習慣了東躲西藏、任人淩辱的生活,而今見到這麼多人誠惶誠恐地匍匐在他這個孩子的腳下,他實在有些困惑不解。這種角色的突然轉換,使他一時難以適應。昨天和今天相對比,真是一天在地獄,一天卻升入了天堂。

他很快見到了他祖父,一位剛剛登上王位的君王。他也見到了他並不熟悉的父親——當朝的太子。他們在群臣擁戴下,高高在上,臉上那無比威嚴的神態給趙政留下了極深刻的印象。是什麼東西致使人與人有這麼大的差別?是什麼力量在瞬間便改變了一個人的命運?此時的趙政對此尚無深刻的認識,但他僅僅在這一天裏,便已經隱約地品嚐到了權力這種僅有少數人才能得到的東西的滋味。因為在他跨入這座警戒森嚴、富麗堂皇的宮殿大門時,他從人們對他的態度中意識到,他也是這裏的主人。

人們常說:“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當一個人處於上升階段時,很多幸運的事接踵而來,簡直是若有神助。此時的趙政,便有幸運之神在暗助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