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改變奮鬥目標(1 / 3)

1痛苦的自白

這時候荊州就好比一張大餐桌,上麵擺滿了各種精美的食物。孫權和劉備就像兩個饑腸轆轆的孩子,津津有味地把食物一口一口地往嘴巴裏送。但是曹操卻失落在一旁,隻能看著餐桌上一碟碟鮮美的菜直流口水。

無疑,赤壁大戰是曹操一生中最大的失敗,造成的後果是不僅僅失去了對荊州這一天下腹心之地的控製,失去了短時間內征服江南的可能,更可怕的是,孫權和劉備打擊了曹操集團的信心,人們開始懷疑“奉天子以令不臣”這麵飄揚的大旗究竟還能扛多久。信念的喪失比失敗本身更危險,曹操日益感到危機正在一步一步向他靠近。

更可恨的是,孫權和劉備得了那麼大的好處,還是不肯罷休,於是一種陰謀篡權論很快地就像爆炸之後的硝煙,不斷地向四麵八方擴散。

首都許昌城內,曹操幾乎呆不下去了。不是說赤壁慘敗之後無臉見人,而是每走一步路,周圍的人都用一種異樣的猜疑目光盯著他,仿佛曹操就是一隻偷吃腥的饞貓。漢獻帝那邊也是蠢蠢欲動,曹操的政敵們,那些體內隻流著大漢帝國的熱血的擁漢派,早已經把曹操當成不遜之臣。

對這些,曹操既感到憤憤不平,又有一種孤獨的悲哀。從己吾起兵開始,曹操就立誌要做一個能夠千秋萬代受到世人銘記的人。

當然,做一個皇帝無疑是永遠活在人們心中的最佳途徑,好皇帝千古傳頌,壞皇帝遺臭萬年。無論好皇帝還是壞皇帝,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盡管他們的肉體很快就消亡了,但是他們的名字將深深地鐫刻在曆史的台柱上。而幾千年以來,能夠獲此殊榮的概率恐怕比黃河中撈起一粒細沙的概率還要小。

但是,當一個皇帝真的就那麼美好嗎?君不知,皇帝兩個字是千千萬萬的人用鮮血書寫出來的。君不見,走向帝位寶座的每一塊磚片之下,都埋藏著數不清的冤骨。曹操心裏壓根兒就沒有想過皇帝這個看似光輝燦爛,實則充滿了血腥味的名詞。

多年來的奮鬥,要的無非是一個澄清的世界,一個沒有硝煙、沒有苦難、沒有分裂的帝國。每一次行軍打仗,滿眼所見,無不都是“白骨露於野,千裏無雞鳴”令人斷腸的荒涼,但是,沒有一個人能夠理解我,漢獻帝不理解,大臣們不理解,就是最忠誠的第一謀士荀彧也是頗有怨言。更何況自己的敵人,孫權、劉備等等?

曹操再也無法壓抑住心中的苦悶,總不能每天對著沒有生命的花草樹木喃喃自語。於是在建安十五年十二月(公元211年1月),向天下頒布了《讓縣自明本誌令》。這個《讓縣自明本誌令》出台的背景是漢獻帝封曹操邑兼四縣,食戶三萬。具體說來是:本來有一個武平縣,一萬戶,現在又增加了夏、柘、苦三個縣,共二萬戶。

但隨後曹操宣布,新增加的夏、柘、苦三個縣我不要,全讓出去了,以此向天下表白,我曹阿瞞絕不是一個貪得無厭的人,這也就是著名的《十二月己亥令》。

這個重要文件發布日期是十二月己亥日,可惜我查了當時的日曆,在公元210年的十二月沒有己亥這一天,所以應該是史書的記載出了問題。如果曹操泉下有知,又會深深歎息,難道我死之後,曆史學家還要沒完沒了地讓後人誤會我嗎?

盡管如此,《讓縣自明本誌令》還是成了曹操一生中最重要的文章之一。說是文章,其實是曹操心靈的自我解剖,是人們觀察曹操心靈深處秘密的內窺鏡。

回憶過去的人生足跡,曹操坦承,自己不是一個甘於寂寞的人,總想成為一個明星。但那時候不流行微博,自己又缺乏炒作的題材,於是當一個好名聲的地方父母官成了曹操的最大理想。可不久以後,曹操認識到社會的黑暗,為了免於連累家族,隻好違背自己的願望,辭職不幹了。從這段自述來看,曹操還真有點憤世嫉俗的意味。

回家之後,曹操仿佛看透了這個花花綠綠的世界,於是過上了與世隔絕的日子。在譙東邊五十裏一個清靜的地方隱居下來,成了一個宅男。

如果就這樣下去,恐怕曹操將永遠失去了人生的理想,從此將在曆史上銷聲匿跡。可是不久以後,曹操連宅男也做不成了,因為張角的黃巾軍到處作亂,弄得民不聊生。

於是曹操已經沉澱下去的激情重新被激活了,從參與鎮壓黃巾軍的第一天開始,曹操的世界觀、人生觀發生了質的變化。也就是從那以後,曹操再也沒有自暴自棄過,要轟轟烈烈地過一生。這時候,曹操要封侯、要當征西將軍。如果死後他的墳墓前樹立著“漢故征西將軍曹侯之墓”這樣的石碑,那麼他將非常自豪地在清明節與冬至日接受後人的崇祀。

再之後,時勢造英雄,曹操相繼打倒了一係列地方的巨頭人物,終於當上了東漢帝國的唯一丞相。官拜相位,夫複何求?曹操的人生追求就此戛然而止。

要是你有耐心看完《讓縣自明本誌令》的全文,你就會覺得,這簡直是法庭辯護書,有力地反駁了那些把自己告上曆史法庭的敵人。當然,裏邊最有力的駁詞是:今孤言此,若為自大,欲人言盡,故無諱耳。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

這個意思是說,我把話說絕了,大家都認為我是個瘋子。但是要想堵住那些無聊之人的大嘴,我就暫且瘋一回。要是世界上沒有我這個瘋子,恐怕什麼狂帝、魔帝啊,什麼海賊王、地王,跟雪花一樣漫天飛舞!

說了這麼多其實都是跑龍套的,皇帝的封邑可以讓出,但是兵權不能交出,一交出天下就大亂了。所以這個《讓縣自明本誌令》的發布是曹操以退為進,打一場有利於自己的輿論戰。

2劉備借荊州

這樣的自白書一公布,曹操估計到自己在輿論上已經占了上風。放下了心中這個沉重的包袱,曹操覺得重新踏上統一之路已經變得很輕鬆了。

盡管赤壁大戰斷送了曹操涉足江南的計劃,但是擊敗孫權一直是曹操統一全國最重要的一環。所以,周瑜的那把大火並沒有燒掉曹操的決心,反而讓曹操的欲望越燒越旺。

當然,曹操也意識到,東吳是一顆硬桃核,從外麵砸是砸不爛的,需要一些技巧。這個技巧就是找出桃核的縫隙,然後用一把尖刀把它撬開。

在曹操看來,周瑜就是東吳堅不可摧的縫隙,而這把尖刀就是蔣幹。這個蔣幹,據說是周瑜的少年同學。在羅貫中的筆下,成了周瑜的掌上玩偶。但是曆史上真正的蔣幹,卻是一個了不起的人。能被曹操看得上眼的絕對不是一個馬馬虎虎的人,他的了不起首先表現在臉蛋和身材跟周瑜這樣的美男子有的一拚。第二個了不起是在口才上,辯論、演說,在江淮一帶絕對是排名第一,無人能比得上。

在前往東吳之前,蔣幹得到了曹操的指示,一定要把周瑜這樣的人才爭取過來。隻要周瑜肯投靠,大都督還是那個大都督。至於加官晉爵,封侯封將,那就看周瑜的個人愛好了。

顯然曹操是患上了一廂情願的單相思,在周瑜看來,榮華富貴,藍天浮雲;高官厚祿,過眼炊煙。也就是說一切皆空,隻有報效東吳是真。周瑜對曹操的頻送秋波似乎也有所覺察,根據曹操的辦事風格,凡是策反對象,曹操一定事先贈送給他難以拒絕的物件,比如香噴噴的烤鴨、優質花露水等等,就比如曹操曾經送過諸葛亮五斤香料。所以,周瑜私下裏是否收到了曹操的某些心意,這個也很難講啊。

於是蔣幹一到,周瑜先堵死了他的嘴巴。子翼(蔣幹的字)老弟不辭辛勞,從那麼遙遠的地方來東吳,是不是想當曹操的說客啊?再對蔣幹徹底洗腦,向他展示東吳的物資儲備情況。一切都是那樣大大方方,那樣的熱情坦承,最後一向自命為“張儀、蘇秦再世”的蔣幹,不得不向曹操宣布,我的任務失敗了!

曹操似乎並不感到意外,畢竟這個周郎可不是隨便一兩句話就可以解決的人。但是曹操也感到放心,隻要孫權身邊有這樣的人,那麼劉備要想跟孫權緊緊捆綁在一起,恐怕並不是一抬腳就可以成功的。

對周瑜的放心,就是對劉備的不放心。這個一直在搞投機取巧的長耳朵,早已把荊州當做他的私有財產了。要不是曹操率兵南征,恐怕劉表一死,荊州就成了劉備的獨立王國。

從認識劉備的第一天開始,曹操就斷定這是一個非同小可的人物,他的最大賣點就在於具備了不可思議的魔力。劉備的微微一笑,劉備的一舉一動,無不讓人產生一種奇特的念頭——這位劉皇叔就是自己的歸宿所在。對付劉備最好的辦法,就是把他永遠禁錮在一個圈子裏,不要讓他無限製地擴張勢力。

在小池塘裏,一條龍隻能是毫無作為的一隻小泥鰍,可是一旦騰空而去,定會翻江倒海,鬧得天地不可安寧。

但是既然是一條龍,早晚都要騰飛的。

現在的劉備還是蝸居在公安這個鼻屎大的地方,但是,前來投奔的人卻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人口劇增帶來的問題總是很可怕的,首先是人均生活資源減少了,以前大魚大肉,現在恐怕連幹飯也吃不上了。接下來就是一係列什麼住房問題、治安問題等等。就連諸葛亮這樣的治國能臣也是束手無策,每天為這為那搞得筋疲力盡。

劉備更是心亂如麻,每天眼睛一睜開就想著替他的人馬找出路。但這時候的出路隻有兩條:一奪、二借。奪誰的?奪曹操的地盤,自己還沒有那個實力。可是奪孫權的地盤,又違背了同盟的道義。於是就剩下了借一條路,向孫權暫借一片土地,以後自己的領地擴大了,再還。

借?諸葛亮一聽到劉備要去東吳借地,懷疑自己的耳朵有問題,借人、借錢,這些沒有問題,可是要借地,真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那周瑜不把主公綁起來,就已經謝天謝地了。

可是劉備無懼,為了他的前途大業,必須要厚一次臉皮。

聽到劉備親自來到京口,要借荊州的地盤,周瑜趕緊寫了一封書信給孫權,劉備號稱一代梟雄,又有關羽、張飛這樣的猛人,早晚會成為人上人的。自古英雄愛美女,不如就賞給他一堆大美女和高檔裝修的住房。劉備見色忘友,一定會把諸葛亮啊、關羽啊、張飛啊拋到九霄雲外去。如果關、張二人鬧事,我們就挾持劉備做人質,逼他們乖乖就範。可是一旦借給劉備領地,讓他飛龍在天,恐怕以後終為東吳的禍害。望主公三思!

可這時候孫權的眼光就有點近視了。恐怕沒有周瑜說得那麼嚴重吧?況且眼前最大的敵人是曹操,而不是劉備,現在正是四處引進人才的時候,怎麼可以這樣無禮對待劉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