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把好口碑當作開拓商場的資源(2)(1 / 2)

IBM公司的服務體現於誠、信、精、禮之中,形成了一整套IBM企業文化。它向人們清楚地證明:服務對企業形象的塑造是多麼重要。優質服務早已被視為企業最佳管理法的一把利刃,是企業信譽的關鍵因素及可靠保證。IBM以高品質的服務精神,充實了自身企業文化的內涵。旗幟鮮明的企業文化,廣泛滲透到企業的研究開發、生產製造、市場銷售乃至財務會計、員工培訓等各個領域之中。

IBM的總裁托馬斯·沃森在《企業與信念》一書中談到有助於公司經營成長的理念時,對服務作了如下一番剖析:“隨著時間的推移,良好的服務幾乎已經成為IBM的象征……多年以前,我們登了一則廣告,用一目了然的粗筆字體寫著:‘IBM就是最佳服務的象征!’我始終認為這是我們有史以來最佳的廣告,因為它們清楚地表達出IBM真正的經營理念--我們要提供世界上最好的服務。和IBM所簽的契約中,不隻是機器出租,更包括所有的服務項目。”

正是遵循著這個原則,IBM從顧客或用戶的要求出發,在推銷產品的同時,幫助用戶安裝調試,排除故障,定期檢修,培養技術人員,及時解答他們提出的各種技術問題,提供產品說明書和維修保養的技術資料,聽取使用產品後的評價和意見等。通過多種多樣的全麵服務,使顧客或用戶達到百分之百的滿意,從而建立起企業有口皆碑的信譽,營造出獨特的IBM企業文化。

5.借風騰雲,借勢經營

兵法雲:“引友殺敵,不自出力。”使計運謀者,在紛爭的環境中,常躲在暗地操縱或靜觀,借別人的力量實現自己的企圖。有頭腦的經營者也能巧妙運用“借”的力量,造成強大的經營聲勢,使自己的產品風行於世。

美國石油界巨子保羅·蓋蒂就是一位以“借”發家的高手。

1914年,年僅21歲的保羅·蓋蒂憑著他的天賦以及地理方麵的知識,去觀察哪些地方蘊藏有石油,一旦發現,就以低價買下這些地方的石油開采權。在此期間,他父親每月給他提供100美元作生活費用。一旦找到油礦,他父親就會提供資本買下開采權,並且購買鑽探設備和支付發展費用。如果獲得利潤,則七成歸父親,三成歸保羅。

保羅開著車子到處探礦,然而,探了好幾個月,還是一無所獲。他有些泄氣了,甚至想放棄。一位名叫麥克費林的老石油勘探者鼓勵他堅持到底。

一年快過了,正當保羅一籌莫展之際,他聽說在穆斯柯幾郡的一塊名為“來西泰勒份地”的石油開采權將要公開拍賣。他去查看了那塊土地,立刻感覺到那裏的確蘊藏著石油,但不幸的是,還有好幾個人也有同樣的感覺,而且他們其中有許多人擁有雄厚的資金。人們預測那塊地的拍賣價格一定會超過1.5萬美元,這比保羅的父親為他訂出的購買開采權的最高限價高出許多。顯然,形勢對保羅不利,但他的確不願放棄這最後的機會,他冥思苦想一番之後,想出了一條妙計:如果能使其他參與競爭的人也像他一樣有同樣的感覺--對抗一個不可能勝過的對手,情形將會怎樣?

保羅·蓋蒂請他的一位朋友--當地一位顯要的銀行副總裁參加拍賣會,為他出價,但卻不說明代表保羅。這個計謀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這位銀行家出現在拍賣會場,其他的人自然就會聯想到:他可能代表某一家主要石油公司,不管我們出任何價格,他都一定會出更高的價格。這樣一來,那些打算買這塊地的人都不想出價了。結果“來西泰勒份地”的石油開采權,竟然以令人驚訝的500美元的低價,賣給了保羅·蓋蒂。

保羅很快組織了一個石油公司,來探測這塊地上的石油蘊藏情形。一個月後,即1916年初,第一口井冒出了石油,初期每天生產700桶。第一口油井使保羅·蓋蒂時來運轉,很快加入了暴發戶的行列,接著,他以驚人的速度買到了新的有利可圖的石油開采權,並立即鑽探出石油來。油井的產量與日俱增,僅6個月時間,他鑽探石油所得的利潤,已經超過了100萬美元。保羅·蓋蒂成了名副其實的“百萬富翁”,這年他隻有24歲。

我國古代兵書《兵經百篇·借字》中指出:“古人所講的‘借’,概而言之,就是借人之力以成己之誌。”在兩軍對壘設謀,相持角逐中,如果會使用借這種方法,才稱得上用兵之巧。在戰爭中,借是方方麵麵的,自己力量不足,就要設法借用敵人力量;自己直接殲滅敵人有困難,就要設法借用敵人的刀斧;自己缺乏錢財,就要設法借用敵人的金帛;自己作戰物資匱乏,就要設法借用敵人的輜重;自己兵少將乏,就要設法借用敵方的人員;自己的計謀實施受挫時,就要將敵之計就敵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