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一名好醫生,不僅要認識醫藥,還應該懂得醫藥。”父親的教誨,李時珍始終銘記著。他夜以繼日地鑽研醫學技藝,恨不能驟然間成為妙手回春的杏林聖手。父親告訴他,千錘百煉才能成鋼,不經過七災八難,便難求真經。李時珍頓悟了,從此心定性安,一頭鑽入浩如煙海的醫學典籍中,一麵發奮苦讀,一麵勇於實踐對各種醫療病症的救治。
李時珍有一個外甥名叫柳喬,平素貪戀酒色,因此,他小腹經常疼痛,大小便不通暢,嚴重時坐臥都疼痛難忍,痛苦呻吟了七天七夜,經許多醫生診治也不見好轉。李時珍看過後,做出了診斷:濕熱邪氣在精道裏,阻礙了大小便。於是,他用牽牛子配楝實、茴香、穿山甲等藥,用水煎服,柳喬吃了三次就好了。
家人驚詫他診病精準,紛紛詢問詳情。他靦腆地回答說,祖父醫案上曾記載過此病,自己不過照葫蘆畫瓢而已。父親一查家書,果真如此。但李時珍用藥時創造性地增減藥劑,表現出自己的獨到見解。李言聞很高興,感歎道:“吾李家即有名醫矣!”
李時珍25歲時,即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開始正式行醫。當時他已結婚,有了一個兒子,叫李建中。李時珍與父親共同挑起了全家的生活重擔。蘄州玄妙觀便是李言聞、李時珍經常行醫的地方。
李時珍行醫不久,蘄州一帶連年大旱,水塘幹涸,糧食歉收,同時又發生了瘟疫。按照明朝的醫事製度,明政府在各地都設有“醫藥惠民局”。而所謂的“惠民”,隻不過是統治者籠絡人心的話。當時貪賄成風,藥局的官吏營私舞弊,賤買貴賣,以假充真,實際上窮苦百姓很少能沾到什麼“惠”。
在貧病交加、走投無路的情況下,許多百姓來找李家父子求醫。不論是鄉鄰還是遠方來的病人,李家父子總是細心診察、用藥,絲毫不馬虎敷衍。
李氏父子堪稱醫德高尚,對於貧困百姓,他們總是盡全力診治而不收一文錢。李時珍的父親雖頗具醫名,但生活十分儉樸,住著普通的庭院,穿著大布寬衣,吃著粗茶淡飯。有錢的富豪請他看病,排筵設席,山珍海味交錯於前,美女俊仆排列在後,他卻正襟危坐,不為所動,精心地為病人診病。
父親的這些優秀品質,在李時珍身上得以繼承和發揚。李時珍不貪圖享受,言行舉止和他的父親頗為相似。蘄州人稱他們為“大小二李”,並稱讚他們:“千裏就藥於門,立活不取值。”
在治病救人的過程中,李時珍取得了行醫診病的寶貴經驗。
瘟疫的流行使很多人倒下了,李時珍這個時候忙裏忙外,哪家出現緊急情況,他背起藥包就奔向哪家。有個新來人家的孩子病了,臉色發黃,腫腫脹脹的,一副無精打采的樣子,叫人看了很難受。李時珍心想,從外表看上去,這孩子是得了“小兒積食病”。可是他太忙了,看在眼裏,記在心上,就是抽不出空來給那孩子治一治。他心裏盤算著,有空一定要給那位小患者調理調理,免得他再受罪。
有一天,當他又看到那個患積食病的孩子時,大吃一驚,因為那孩子臉色紅潤,浮腫消失,歡蹦亂跳的,看上去已恢複了健康。
是誰給他看的病呢?吃的是什麼藥呢?怎麼會康複得這麼快?效果怎麼會這麼好呢?
李時珍帶著這些疑問,去了那個孩子的家,向孩子的家長了解孩子的病史、病況、治療過程,得出結論:孩子確實是患有小兒積食症。孩子的爸爸說家裏貧窮,請不起郎中,也買不起藥,沒給孩子治病。
沒請郎中,沒吃藥,那病怎麼會好呢?李時珍難以解釋。他又仔細詢問那個孩子。
“你想一想,這些天除了吃飯還吃了些什麼東西沒有?”
“對了,我到後山去過,撿了些果果吃。那果真好吃,酸酸的、甜甜的。”
說著,孩子從小籮筐裏拿出了“果果”。李時珍仔細一看,是大山楂,他確信這個孩子的病是大山楂給治好的。李時珍給孩子留下些買糕點的錢,就高高興興地走了。大山楂可以治病,而且有這麼明顯的效果,很值得重視。他翻閱了相關的書籍,見藥書上記載大山楂可“化積食”“健胃寬膈”“下氣”等,說明其療效符實。從此,因消化不良引起的積食症,他都建議人們常吃大山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