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完全沉浸在了自己的幻想王國裏,他覺得那神秘的天空裏包含著那麼多美麗的傳說,那是一個充滿誘惑的世界,一個美妙的地方。
1.“小問號”
春來夏往,寒暑更替,轉眼間,錢學森到了入學的年齡。
父母親經過慎重考慮,決定送錢學森到當時北京非常有名的一所學校———北京女子師範大學附屬小學就讀,後來,又因為其他緣故,錢學森又被送到了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小學。
背起小書包的錢學森,在學校裏是出了名的,不僅是因為他讀書刻苦,還因為他調皮、聰明、活潑可愛。
大家經常在課前看到一個大大額頭,眼睛明亮的小男孩在苦思冥想,一會兒翻翻書,一會兒在本子上畫一畫,然後在課堂上提問一些讓老師也費解的問題:“風是怎麼形成的呀?”“樹葉為什麼會變黃?”“小草為什麼在石縫裏也會生長?”“魚的眼睛為什麼總是睜著?”等等。
這些問題經常搞得先生們要費好大的勁,才能解答得出他的提問,錢學森也因此得了一個雅號———“小問號”。
盡管錢學森經常給先生們找麻煩,但師大附小的先生們還是喜歡這個愛問為什麼的小家夥。一次在上語文課時,女先生正在課堂上講著,錢學森突然舉起手,女先生看見他,示意他可以提問,就聽錢學森大聲問道:“請問先生,小鳥身上裝有機器嗎?”
女先生被錢學森的提問搞糊塗了,她吃驚地看著眼前這個眉清目秀,文質彬彬,白白淨淨,睜著兩隻晶亮晶亮眼睛的小男孩。
“請問,你為什麼提這個問題?”女先生不知該怎樣回答這個怪問題。
“小鳥為什麼會飛起來?我們為什麼不能飛?它的翅膀裏一定有一種能飛的機器,就像火車跑得比人快,是因為火車上有一種機器一樣。”
全班人大笑,女先生也笑了,她被麵前這個愛問為什麼的孩子逗樂了,多麼愛動腦子的孩子呀,女先生開始留意這個學生。
下課了,同學們蜂擁而出,錢學森也擠在小夥伴們中間。
那時的師大附小,對於這些隻有七八歲的孩子來說,可算得上一片世外桃源,一個安逸的避風港了,孩子們才不管什麼政權、革命,他們隻關心今天有什麼好玩的,有什麼開心的節目。
對師大附小的男同學來說,最好玩的莫過於一種“扔飛鏢”的遊戲。
錢學森是扔飛鏢的能手。
飛鏢是用紙折成的。每當同學們演算完作業,用過的紙,同學們都存起來,用它來折飛鏢。
課間則是一場扔飛鏢比賽。
說起這扔飛鏢,其實非常簡單,人人都會,但不一定人人都玩得好。在附小,每次比試玩飛鏢,總是錢學森扔得最遠,投得最準。
“啊,我又勝利啦。”錢學森又在高興地叫,那興奮天真的小臉,漲得紅紅的。
“不行,再來一次。”有的同學不服氣。“來就來,我還會贏的。”錢學森也不甘示弱。結果仍是錢學森勝利。同學們都很奇怪,為什麼總是他贏呢?我們的力量可比錢學森大呀,看他那文質彬彬的樣子,怎麼會有這麼大的勁兒呢?
其實,並不是錢學森用的力量大,而是他折疊的飛鏢與眾不同,每次用完的廢紙,錢學森總是認認真真地疊,他疊的飛鏢有棱有角,特別規矩,他覺得隻有讓飛鏢疊得規矩,才能飛得更遠。
這場比賽一直被教室裏的一雙眼睛注意著,是那位女先生。“丁零零”,上課了,同學們趕忙收拾好飛鏢,一股腦兒擁進教室。
錢學森進來的時候,那位輸了的同學伸腿絆了他一下,“撲通”一聲,小學森栽倒了,正好趴在女先生腳邊,飛鏢也從手裏飛了出去。同學們都笑了,錢學森害羞地漲紅了臉,看看女先生,忙爬起來,來不及拾起飛鏢就坐回了自己的座位。他心裏怕極了,怕女先生批評他。
誰知女先生並沒有批評他,隻見她拾起地上的飛鏢,仔細研究了一番,巡視了一眼教室。
“同學們!”女先生開口了,“比賽是一種競技方式,是檢驗各人水平高低的一種手段。不能因為輸了,就埋怨別人水平太高,那是錯誤的,要從自身找問題,同學們說對不對?”
“對———”
“可是,剛才有位同學就犯了這個錯誤,比不過別人,就采取別的方法報複,這種方法是不可取的,是永遠進步不了的。大家剛才在室外搞課間活動,我看得很清楚,男同學玩的飛鏢———”女先生舉了舉手中的紙飛鏢,“大家知道為什麼總是錢學森贏嗎?”
教室裏鴉雀無聲,錢學森害羞地低著頭,耳朵都漲紅了。
“同學們!”女先生接著說,“大家看這個飛鏢,疊得多規整呀,一絲一毫都規規矩矩,這就是錢學森為什麼總扔得最遠的原因。錢學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