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些日子裏,錢學森一天的睡眠時間隻有三個多小時,每天他都奔忙在基地裏,哪裏有困難,他就會跑到哪裏,一幹就是一個通宵,他因長期睡眠不足而引起的“紅眼病”,讓每一個技術人員都為他擔心。
“錢院長,您休息一下吧,您實在太累了!”
“累?你們不累嗎?我是一院之長,理應比大家累一些,我的工資比大家多嘛!”
基地的同誌誰不知道,錢院長把他的工資都貼進了大家的夥食裏,他說:“在這大戈壁上,要錢幹什麼?還是讓大家吃好吃飽,我這個院長才安心啊,大家太辛苦了!”
戈壁灘的草兒青了又黃,大家的辛苦勞作唯有這裏的草兒最知道,在這“平沙萬裏絕人煙”的地方,這群“鋼鐵戰士”用他們的生命創造著奇跡。
1960年11月5日,寂靜的戈壁灘還在沉睡,錢學森和他的部下就已經整裝待發了,他們一年多的工作成績將在今天得到驗收,看著已經裝上發射架的那枚熟悉的導彈,所有人的心都快要蹦了出來。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技術人員個個都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發射控製台上的指示燈不停地明滅著,控製室裏靜得能聽見每個人的心跳,錢學森和聶帥並排坐在一起,他的眼睛始終沒離開那明滅不定的指示燈。
警報拉響了,各種車輛紛紛撤離了發射陣地,導彈發射就要開始了。
這時聶帥偷偷看了一眼錢學森,錢學森的雙眼仍停留在不斷變化的指示燈上,他寬大的額上青筋暴露,似有汗珠沁出,他的嘴緊緊地抿著,似乎屏住了呼吸。
聶帥理解地拍了拍錢學森的手,他也擔心啊,這枚憑著頑強的毅力和超人的智慧造出的導彈,會成功嗎?
上午9點2分28秒,隨著一聲春雷般的巨響,一股橘紅色的火焰從發射架下端噴射而出,四周立刻被籠罩上了一層濃霧,拖著橘紅色尾巴的火箭,就像一隻受了驚嚇的金鳳凰,又像一個施了魔法的小精靈,在巨大的轟鳴聲中,冉冉上升。它越飛越快,忽然拐了個彎,向遠處飛去,藍天上留下了一道乳白色的痕跡。
發射控製室裏的人都屏住了呼吸,剛才的一幕仿佛像做夢一樣,現在,一切又恢複了平靜。
一分、兩分、三分,時間在人們的耳鼓上敲打著,人們的臉上出現了驚愕的表情,有的人緊張得已經快要哭了。
錢學森仍嚴肅地坐在位子上,兩眼盯著火箭消失的地方。
他在等。四分、五分、六分,他仿佛是在世紀隧道中穿行。“火箭命中目標!”
終於,在7分37秒的時刻,彈著區傳來了這期盼已久的喜訊!
錢學森隻感到自己緊縮的心髒猛地放鬆了下來,巨大的熱流湧向了全身,一股酸澀的液體湧向他的鼻翼,湧向他的雙眼。
成功了!
全基地的人都歡呼起來!山坡上,帳篷裏,發射控製室裏,火箭發射塔下,到處是歡騰的人群,大家笑著,哭著,互相擁抱著。他們擁向錢學森,緊緊地擁抱這位給他們智慧與信心、快樂和成功的科學巨擘!淚水飛濺在人們的臉上,也飛濺在錢學森的臉上。
20多年的心願終於完成了,終於用自己的智慧為祖國升起了第一枚火箭,終於為我們的祖國爭得了一口氣!錢學森激動極了。
這枚代號“東風1號”的火箭載著錢學森的名字,飛向了全世界!
美國人民從電台廣播中獲知了這個消息,加州理工學院的師生們為此歡呼了一陣。他們從古根罕姆實驗室的樓頂,垂下了一條長長的字幅,上麵寫著:“為我們的老師、朋友———錢學森,幹杯!”
連美國的一位極重要的人物在得知這個消息後,也深感後悔地說:“我早說過,錢學森回國不是去種蘋果樹!”
古稀之年的馮·卡門在聽說自己的得意弟子為他的紅色中國研製了第一枚導彈的時候,高興極了,在他給錢學森的信中寫道:“我為你而驕傲,你已超過了你的老師……”所有的讚美並沒有使錢學森飄飄然,他心裏最明白,這第一枚導彈並不是中國獨立造出來的,那是比葫蘆畫瓢畫出來的。要想真正掌握火箭發射技術,還得自己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