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2 / 3)

在一次彙報會上,錢學森和同事們紛紛獻計獻策,經過一番討論,終於定下了一套可實施的方案,大家才算鬆了一口氣。

大家高高興興從會議室裏走出來,但尚在會議室的錢學森此時卻倍感疲勞,他堅持著沒有從講台上倒下來,勉強坐在靠近自己的座位上,困難地緊閉著雙眼……

他的確老了,由於長年積勞成疾,頭發已開始脫落,寬大的額頭上沁出了細密的汗珠,錢學森雙眼明顯地陷了下去,往日顧盼生輝的雙眸,早已變得灰暗,仿佛兩顆蒙了灰塵的黑珍珠,這位偉大的愛國者此時深感勞累,他真想躺下來好好睡一覺!

衛星到了最後實驗階段。

可是那些零部件的質量實在太糟糕,總有一些出差錯,不是尺碼不對,就是形狀不行,這使錢學森和他的同誌們工作起來很麻煩。可這又有什麼辦法呢?現在國內形勢混亂,誰還有心思好好搞生產?唉,亂世之中,能找一片可以搞科研的淨土已實屬不易,還挑剔什麼呢!

錢學森在心裏勸著自己,可是對科學的嚴謹態度,又使他不能這樣隨便。把關不嚴,出現的就不僅僅是普通的問題了。現在國庫匱乏,如果這耗資頗巨的火箭在他手上沒有達到理想的效果,衛星不能飛上天空,怎有臉麵麵對祖國,怎有臉麵去見毛主席、周總理?

錢學森想著,把一個個不合格的零部件挑出來,他要讓這些不合格的零部件統統返工,為了保證萬無一失,隻得延期發射了。

4月14日,經過人們夜以繼日的加班,測試已經結束,火箭可以發射了。

15日,錢學森從西北飛往北京,他要把工作向周總理作彙報。

聽完彙報,周總理濃眉緊皺。

周總理生氣了,他一向和藹可親,可是聽了錢學森的工作彙報,他生氣了。

如果讓帶有問題的火箭點火上天,那所受的損失該有多大啊,寧可在地上檢查三次,也不能讓有毛病的火箭提前點火。

總理批評得對,如果不把所有的問題解決掉,衛星能順利上天?到那時,我們辛辛苦苦幹了那麼久的工作,不是全泡湯了嗎?

從周總理辦公室回來,天已經微亮了。

告別總理,錢學森又踏上了飛往西北大漠的飛機。飛機穿梭於藍天白雲之間,錢學森的心也隨之變得愈加沉重。

初春的戈壁灘已微微展露出了她的嬌顏,盡管是茫茫原野,寂寞冷清,但那嫩綠的小草,淡黃的小花,把這片土地裝扮得嬌美可人。錢學森走在這美麗的土地上,深深地吸了一口氣,他多麼想停下來好好享受一下大自然的恩賜啊。那遠的山,近的樹,高天流雲,幾乎讓他忘記了肩上的責任……

轟隆隆的機器發動機聲把錢學森的思維固定到了不遠處的發射陣地上,已經是中午時分,強烈的太陽照著大地,工人們還在緊張地測試著,誰也沒有注意到有一個人在慢慢向他們走去。

錢學森剛走進陣地,就馬上換上工作服,戴上工作帽,和工人們一起開始工作。大家一起用力,終於把一個笨重的機器裝上了汽車。幹完活,休息的時候,有一個工人才注意到在他身邊和他一起幹活的,原來是他們的總工程師錢學森。

聽說錢學森回來了,大家呼啦一下全圍了上來,問這問那,都非常關心中央對這次發射的意見,也很想知道現在國內的形勢,畢竟他們有好幾個月沒有回家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