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錢學森被造反派在七機部大院拉著遊街之時,中央領導人周恩來來到了七機部,他是來找錢學森商量國家大事的。看到錢學森在造反派的指揮下接受批鬥,周恩來義憤填膺,他生氣地從汽車中走下來,怒斥那些紅衛兵,周恩來看到已被折騰得疲憊不堪的錢學森,一句話也說不出來,眼淚緩緩地從他渾濁的眼睛裏流了出來。
這就是中國的科學家啊,這個科學家費盡周折,回歸故鄉,又幾度讓中國輝煌於世界,難道他的努力竟換來的是今天的下場?
錢學森一見到周總理,不覺老淚橫流。
自那以後,周總理更加關心七機部,利用各種方式保護科技人員的人身安全,使這個中國科技的誕生地真正成了“綠色保險箱”。
雖然心中也有冤屈,但是錢學森畢竟是有著一顆火熱愛國心的科學巨匠。不管環境多麼嚴酷,他的愛國心是不變的。他經常在自家的院子裏撿到有人投過來的石子,外麵用紙包著,打開一看,不是“去死吧”就是“終有一天炸彈會炸了你自己”的惡毒文字。
看到這些,錢學森總是微微一笑,扔到一邊去,他知道那隻不過是個別人的惡毒攻擊,大多數中國人還是支持他的,隻不過一時被迷惑罷了。
有了周總理的保護,他的家就有了保障。許多研究性的小型會議也從公眾場所改成了在他家中進行。
科研人員經過夜以繼日的計算,結果算出來了,隻要火箭發射方位定在正東偏南70度的方位,不但可以讓全球所有的人看到它,而且還可以沿這個軌道,使火箭工作完成之後墜落在我國的甘肅省和南中國海,這樣就不會掉到別的國家去,不會引起國際糾紛。
這所有的一切,都隻是紙上談兵,要想讓它變成現實,還得進行實驗。
錢學森和他的夥伴們又開始披星戴月地摸索了。實驗陣地上,人們都穿著工作服,戴著工作帽,把臉藏得嚴嚴的,低著頭,弓著腰,眼睛幾乎趴到了儀器上。他們實驗了幾次,都發現火箭經常會出現晃動的現象,這可不是好現象,這樣可能會影響第三級點火進入預定軌道的。
看了大家的實驗,錢學森胸有成竹地說:“不要緊!”
大家都茫然了,怎麼會不要緊呢?該不是錢學森一時糊塗了吧?
實驗如期進行。果然,實驗結果完全正確,最後錢學森分析道:“這完全是在近乎失重的狀態下產生的。”
科學家的話不是隨便說出口的,必有一定的根據和道理。
這個難題解決了,但更大的難題還在等著錢學森。
上麵有關人員確定,在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上,要播放歌曲《東方紅》,還要讓全世界人都能聽到。
錢學森想,毛主席代表一個時代,也代表新中國,《東方紅》是歌唱毛澤東的,讓全世界人民都知道“中國出了個毛澤東”,當然是件好事。
可是,難度是顯而易見的。
在衛星上播放歌曲,可不像我們在家中收聽收音機那麼方便,大家想聽什麼就能聽什麼。錢學森為了這件事,走路也想,吃飯也想,他既不想讓毛主席失望,也不想讓周總理擔心。
在那個年代,別說是犯罪,就是一句平常的話,讓居心不良的人聽到,也會給你編出許多“弦外之音”來,更何況這是關於毛主席的事情,萬一有什麼閃失,可能會有殺頭之禍呢。
這麼嚴重的政治問題,錢學森能不考慮得仔細周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