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鎮,軍府。
奉天鎮位於長安城西北方向一百五十裏,軍事位置十分重要,是長安西北京畿、邠寧、鳳翔和涇原的交界處。
此時奉天鎮外營壘林立,無數士兵正來回巡邏。
李順融和神策軍的將領們正在議事,神策軍共有六鎮將領在場,計有奉天鎮,好畤鎮,興平鎮,普潤鎮,長武鎮,良原鎮。
李順融問道:“守忠啊,現在我們已經有多少人馬了?”
楊守忠道:“我軍有兩萬四千將士了,其中神策軍兩萬一千,鳳翔軍三千,目前還有華州和郃陽的神策軍還沒有集合。”
李順融道:“你說,華州、郃陽的神策軍會不會不來呢?”
楊守忠道:“李大人,我神策軍乃是大唐第一軍,軍規紀律,無人敢犯,若是有人敢抗命,卑職必提他人頭來見!”
汪祖、葉貴等神策軍將領紛紛表態道:“惟李大人馬首是瞻。”
李順融心下稍安,旋即問道:“周寶和李侃兩人怎麼說?”
周寶是涇原節度使,管轄涇州、原州。李侃是邠寧節度使,管轄邠州、寧州、慶州。這兩鎮地方曆來是唐朝抵禦吐蕃攻擊的前線,弩甲齊全,兵精將強。
楊守忠道:“李侃接到聖旨以後,派了三千士兵過來,估計還有半個時辰就到了,可是周寶卻語焉不詳,既不表態支持我們,也不阻攔良原鎮神策軍的調動。”
李順融冷笑道:“這個周寶,就是個兩頭草,自以為聰明,虧田大人以前提攜他,如此忘恩負義之人,等我攻下了長安,第一個就要除掉他!”
李侃接到李順融偽造的聖旨後,不疑有他,派邠州兵馬使閔粱率領三千精銳士兵前來支援李順融。
閔粱趕來奉天鎮,士兵連忙通報李順融,李順融揮手讓士兵退下後,對楊守忠吩咐了一陣,然後派楊守忠去接待閔粱。
營帳中,楊守忠舉杯道:“閔兵馬使為了朝廷大義,帶兵前來,本將由衷敬佩,軍中不能飲酒,本將以茶代酒,敬閔兵馬使一杯!”
閔粱將茶一飲而盡,道:“好說好說。”
楊守忠道:“閔兄有所不知,我神策軍本是一向護衛長安的,這次事出突然,而我神策軍又久疏戰陣,本將擔心軍心不穩,將士懼戰,若是首站失敗,恐怕軍心殆盡,況且這撥亂反正的首功,本將也不敢竊據,所以,這次前往長安掃清奸賊的先鋒非閔兄莫屬!”
閔粱尷尬的笑了一會,然後道:“楊將軍有所不知,節度使大人雖然命卑職帶兵來,然而目的僅僅是為了防止意外而已,大人對卑職說,宰相們雖然屍位素餐,但是還絕沒有到敢挾持皇上、圖謀不軌的地步,這其中恐怕有某些誤會,所以卑職此次來就是為了能和宰相們對話的。”
楊守忠的熱情瞬間冷卻下來,冷冷的道:“難道閔兄就真的以為王鐸、盧攜那些小人會甘願承認他們挾持皇上、犯上作亂的事實嗎?他們那些文人士子,都是一副道貌岸然的嘴臉,哪個不是口是心非、笑裏藏刀?若是真和他們談判,到時候三軍將士被他們的花言巧語所蠱惑,那皇上還有何人可以依托呢?”
閔粱有些口拙道:“這……這,卑職也是奉命行事啊。”
楊守忠道:“哼,什麼奉命行事,難道他李侃的命令比皇上的命令還大嗎?李侃隻派三千士兵來,本來就已經是對皇上的大不敬了,到現在還對那些奸賊抱有幻想,我看,李侃也不過是和王鐸、盧攜一路的貨色。”
閔粱滿臉通紅的爭辯道:“楊將軍說這些話是不是有些過了,節度使大人雖然做事有些保守,但是畢竟是我大唐的忠臣,一生立過不少戰功,怎麼能與那些高高在上卻無所事事的宰相們相提並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