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導言(2 / 2)

柳宗元留傳下來的作品,以文而論,可分為駢文、論說、寓言、傳記、山水遊記、騷賦。其中,最能反映柳宗元的文學成就,也最受讀者喜愛的,還是他的散文。也就是寓言、傳記、山水遊記。

柳宗元還創作了不少很有特色的騷賦,如《懲咎賦》、《閔生賦》、《夢歸賦》以及《吊屈原文》等。由於柳宗元長期被貶,心情鬱憤,既與屈原的遭遇相同,又仰慕屈原的為人行事,加上他淵博的知識,深厚的功底,所以,幽思苦語,淒切動人,與東漢以來那些徒具形式的摹擬仿效之作,不可同日而語。所以,嚴羽在《滄浪詩話》中說:“唐人惟柳子厚深得騷學,退之、李觀皆所不及。”

柳宗元留下的詩歌不多,僅140餘首,都是被貶以後的作品。這些詩歌,豐富多彩,不拘一格。由於數量有限,在反映社會現實的深度、廣度上,不及他的散文。一般認為,柳詩繼承了陶淵明的傳統,與王維、孟浩然、韋應物並稱為“王、孟、韋、柳”,指其語言質樸,詩風淡雅,內容同陶詩相近。如《首春逢耕者》、《溪居》等。但是,柳詩又深受謝靈運的影響,隻是於清麗疏淡之中,飽含著幽怨鬱悶之苦,當是二人時代懸隔、身世不同所致。他的《南澗中題》,描繪了蕭瑟的秋天景色,“羈禽響幽穀,寒藻舞淪漪。去國魂已遊,懷人淚空垂”,表達了作者苦悶淒涼的情懷。《哭呂衡州》、《哭連州淩員外司馬》,則悼念故友,淒楚感人。作者初到柳州時所作《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刺史》,是唐人七律中的名篇:

城上高樓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驚風亂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牆。

嶺樹重遮千裏目,江流曲似九回腸。

共來百粵文身地,猶自音書滯一鄉。

意境開闊,場麵寵大;情景交融,愁思無限。讀後,似乎身臨其境,很受感染。

像他的散文一樣,柳宗元還寫了一些諷刺和抨擊現實政治,揭露官場腐敗以及歌頌仁人誌士的作品。尤其是一些小詩,如《江雪》、《柳州二月榕葉落盡偶題》、《酬曹侍禦過象縣見寄》、《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等,不僅是唐詩中的上品,而且長期為人們所傳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