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曰:當其時不能討,後之人何罪?盈之始,良大夫也,有功焉,而無所獲其罪。陽畢以其父殺君而罪其宗,一朝而逐之,激而使至乎亂也。且君將懼禍懲亂耶?則增其德而修其政,賊斯順矣。反是,順斯賊矣,況其胤之無罪乎?
新聲
平公說新聲,師曠曰:“公室其將卑乎?君之明兆於衰矣。”
非曰:耳之於聲也,猶口之餘味也。苟說新味,亦將卑乎?樂之說,吾於《無射》既言之矣。
射
平公射簈不死,使豎襄搏之,失。公怒,拘將殺之。叔向曰:“君必殺之。昔吾先君唐叔射兕於徒林,殪,以為大甲。今君嗣吾先君,射簈不死,搏之不得,是揚吾君之恥者也。君其必速殺之,勿令遠聞。”君忸怩於顏,乃趣舍之。
非曰:羊舌子以其君明暗何如哉?若果暗也,則從其言,斯殺人矣。明者固可以理諭,胡乃反征先君以恥之耶?是使平公滋不欲人諫己也。
趙文子
秦後子來奔,趙文子曰:“公子辱於敝邑,必避不道也?”對曰:“有焉。”文子曰:“猶可以久乎?”對曰:“國無道而年穀和熟,鮮不五稔。”文子視日,曰:“朝不及夕,誰能俟五?”後子曰:“趙孟將死矣。怠偷甚矣。非死逮之,必有大咎。”
非曰,死與大咎,非偷之能必乎爾也。偷者自偷,死者自死,若夫大咎者,非有罪惡,則不幸及之,偷不與也。左氏於《內傳》曰:“人主偷必死。”亦陋矣。
醫和
平公有疾,秦景公使醫和視之。趙文子曰:“醫及國家乎?”對曰:“上醫醫國,其次疾人,固醫官也。”文子曰:“君其幾何?”對曰:“若諸侯服,不過三年;不服,不過十年。過是,晉之殃也。”
非曰,和,妄人也。非診視攻熨之專,而苟及國家,去其守以施大言,誠不足聞也。其言晉君曰:“諸侯服,不過三年;不服,不過十年。”凡醫之所取,在榮衛合脈理也,然則諸侯服,則榮衛離、脈理亂,以速其死;不服,則榮衛和、脈理平,以延其年耶?
黃熊
晉侯夢黃熊入於寢門,子產曰:“殛於羽山,化為黃熊以入於羽淵,實為夏郊。。”
非曰:之為夏郊也,禹之父也,非為熊也。熊之說,好事者為之。凡人之疾,魄動而氣蕩,視聽離散,於是寐而有怪夢,罔不為也,夫何神奇之有?
韓宣子憂貧
韓宣子憂貧,叔向賀之曰:“欒武子無一卒之田,行刑不疚,以免於難。及桓子驕泰奢侈。宜及於難,而賴武子之德,以沒其身。及懷子改桓之行,修武子之德,而離桓子之罪,以亡於楚。”
非曰:叔向言貧之可以安,則誠然;其言欒書之德,則悖而不信。以下逆上,亦可謂行刑耶?前之言曰:欒書“殺厲公以厚其家”,今而曰:“無一卒之田”;前之言曰:“欒氏之誣晉國久矣”,用書之罪以逐盈,今而曰:“離桓之罪,以亡於楚”,則吾惡乎信?且人之善惡,鹹係其先人,己無可力者,以是存乎簡策,是替教也!
圍鼓
中行穆子帥師伐翟,圍鼓。鼓人或請以城畔,穆子不受,曰:“夫以城來者,必將求利於我。夫守而二心,奸之大者也。”
非曰:城之畔而歸己者有三:有逃暴而附德者,有力屈而愛死者,有反常以求利者。逃暴而附德者庥之,曰:德能致之也;力屈而愛死者,與之以不死,曰:力能加之也。皆受之。反常以求利者,德力無及焉,君子不受也。穆子曰:“夫以城來者,必將求利於我。”是焉知非向之二者耶?
具敖
範獻子聘於魯。問具山、敖山,魯人以其鄉對。曰:“不為具、敖乎?”曰:“先君獻、武之諱也。”獻子歸,曰:“人不可以不學。吾適魯而名其二諱,為笑焉,唯不學也。”
非曰:諸侯之諱,國有數十焉,尚不行於其國,他國之大夫名之,無慚焉可也。魯有大夫公孫敖,魯之君臣莫罪而更也,又何鄙野之不雲具、敖?
董安於
下邑之役。董安於多。簡子賞之,辭曰:“今一旦為狂疾,而曰必賞汝,是以狂疾賞也,不如亡。”趣而出,乃釋之。非曰,功之受賞也,可傳繼之道也。君子雖不欲,亦必將受之。今乃遁逃以自潔也,則受賞者必恥。受賞者恥,則立功者怠,國斯弱矣。君子之為也,動以謀國。吾固不悅董子之潔也。其言若懟焉,則滋不可。
祝融
史伯曰:“夫黎,為高辛氏火正,以淳耀敦大,天明地德,光照四海,故命之曰祝融。其功大矣!夫成天地之大功者,其子孫未嚐不彰,虞、夏、商、周是也。其後皆為王公侯伯。祝融亦能昭顯天地之光明,以生柔嘉材者也。其後八姓,於周未有侯伯。佐製物於前代者,昆吾為夏伯矣,大彭、豕韋為商伯矣。當周未有,融之興者,其在姓乎?”
非曰:以虞、舜之至也,又重之以幕,能聽協風以成樂物生,而其後卒以殄滅,武王繼之以陳,覆墜之不暇。堯之時,祝融無聞焉。祝融之後,昆吾、大彭、豕韋,世伯夏、商。今史伯又曰:“於周未有侯伯”,必在楚也。則堯、舜反不足耶?故凡言盛之及後嗣者皆勿取。
褒神
桓公曰:“周其弊乎?”史伯對曰:“殆於必弊者也。今王棄高明昭顯,而好讒慝暗昧,惡角犀豐盈,而近頑童窮固。訓語有之,曰:‘夏之衰也,褒人之神化為二龍,以於王庭。天之生此久矣,其為毒也大矣。申、繒、西戎方強,王欲殺太子以成伯服,必求之申,申人弗畀,必伐之。若伐申而繒與西戎會以伐周,周不守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