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巾幗王後婦好(1 / 2)

曆史反光鏡

這是我國曆史上第一位有據可查的女英雄。

她貴為王後,卻不養尊處優。不但親自帶兵打仗、保衛國家,還掌管祭祀占卜,是一個“神話”樣的人物。

婦好是商王武丁的妻子,是我國有文字記載的第一位文武雙全的女將軍。婦好的廟號為“辛”,商王朝的後人們尊稱她為“母辛”、“妣辛”、“後母辛”。通過對婦好墓的挖掘,可以推斷她的名字應該是叫“好”,“婦”則是一種親屬稱謂,類似於今天的“大姐頭”。

商朝的武功在武丁時代達到最盛。武丁是商王朝的第二十三位國王,也是第二十位國王盤庚的侄兒。盤庚繼位時,商王朝已經是內憂外患,讓統治者頭疼不已了。盤庚為了擺脫困境,將商王朝的都城遷往北蒙(即今河南安陽)。盤庚完成遷殷的壯舉之後若幹年,商王朝的中興之王武丁接過了王杖。

武丁的父親小乙是盤庚的四弟,做夢也沒有想過自己能繼位為王。因此在武丁小的時候,小乙將他送到民間去生活。

武丁沒有向任何人吐露自己的王族血統,而是像普通人一樣學習,經曆各種疾苦。這些都為他未來繼位、中興王朝奠定了基礎。也正是這段經曆,使他得到了築屋奴隸出身的傅說為宰相。

武丁是個很有個性,也非常富有情感和壯誌的君主。婦好是武丁的第一位王後。她嫁給武丁之前的身份,應該是商王朝下屬或周邊部落的母係部族首領或公主,身份非同一般,見識也頗為不凡。

婦好非常聰明,還有著超乎尋常的勇氣和智慧。婦好墓出土的數件武器中有一把龍紋大銅鉞和一把虎紋銅鉞。因為上麵刻有“婦好”字樣,所以斷定是其生前曾使用過的武器。這兩件武器一件重8.5公斤,另一件重9公斤。婦好使用如此重的兵器,可見其武藝超群、力大過人。而在婦好之後的中國女將,就再也沒有使用大斧的了。武丁時代的赫赫戰功中,婦好可謂是功不可沒。

甲骨文記載,有一年夏天北方邊境發生戰爭,雙方相持不下,婦好自告奮勇,要求率兵前往。武丁猶豫不決,占卜後才決定派婦好起兵,結果大勝。此後,武丁讓她擔任統帥,從此,她東征西討,打敗了周圍二十多個方國(獨立的小國)。那時作戰出動的人數都不多,一般也就上千人,和大規模械鬥差不多。但是根據記載,婦好攻打羌方的時候一次帶兵就有一萬三千多人。也就是說差不多全國一半以上的軍隊都交給了她。這是一場意義不亞於黃帝與蚩尤之戰的大決戰,對於殷商王朝乃至於整個中華曆史,都具有偉大的劃時代意義。

婦好還參加並指揮了對土方、巴方、夷方等重大戰役。對巴方作戰中,率將布陣設伏,斷巴方軍退路,待武丁自東麵擊潰巴方軍,將其驅入伏地,予以殲滅。這是中國戰爭史上記載最早的伏擊戰。

婦好不但能帶兵打仗,而且還是國家的主要祭司,經常受命主持祭天、祭先祖、祭神泉等各類祭典,又任占卜之官。商朝是個迷信鬼神的國家,所謂“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婦好又會打仗,又掌握了祭祀與占卜的權力,可能連武丁都要怕她三分。

鑒於婦好的赫赫戰功,武丁論功行賞,給她劃分了封地。為了管理自己的封地,婦好經常離開王宮,到封地去生活。這種現象在後來的中國曆史上再也沒有出現過。而且,她還擁有自己獨立的三千嫡係部隊。由於經濟獨立,婦好能夠為自己鑄造大規模的青銅器。其實,這也跟當時的社會背景有關。因為商朝時,母係製度的遺風還在,婦女還不是完全處於依附地位,有一定的舞台和表現權。

武丁前後立過三個王後,有六十多個妻子,婦好是他的元配。但是,地位卻是最高的。卜辭曾記:“呼婦好見多婦於徉(音‘洋’)。”意思即婦好在一個叫徉的地方接見了武丁其他的妾妃,可見婦好的身份要高於其他人。卜辭還曾記:“婦好允見有老。”意思即婦好被委托接見商朝中德高望重的長老。這在當時是非常重大的活動,武丁竟然也派婦好去做,足見婦好幾乎就是能與夫君平起平坐的“二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