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反光鏡
在說獨孤皇後之前,要先向這位皇後表示一下敬意。
她是封建男權時代的一個“叛道者”。在以夫權為天的時代裏,她堅持走了一條“一夫一妻”的反傳統道路。盡管最終失敗,卻依然值得肯定。
隋朝開國皇帝楊堅的皇後獨孤氏,是後周大司馬獨孤信之女,名曰獨孤伽羅。獨孤信見楊堅相貌奇偉、器宇軒昂,故將伽羅女許配為婚,時年十四歲。隋文帝即位之後,封為文獻皇後。
隋文帝是中國曆史上第三位統一中國的皇帝,在“影響世界一百人”排行榜上位居前列,獨孤皇後可是起了很大作用的。獨孤伽羅可以說是用一生的心血和智慧,始終在為楊堅的成就而努力。在楊堅為究竟是否做“操莽”之輩而猶豫時,是獨孤伽羅的一句話,令他定下決心:“勢如騎虎,必不得下。”楊堅開始走入仕途後,一直都在外戍,作為楊家長媳的獨孤伽羅,不僅要操勞整個家事,為兒女子侄聯姻,交結各路王公和無名士子,而且還為楊堅育有五兒一女。
鮮卑貴族出身的獨孤伽羅,父親雖死,卻依舊有著許多“父黨”,他們成為楊堅同黨的一支。比如高熲,其父子兩代都在獨孤府做事,高熲更是打小就在獨孤府生長。獨孤信賜姓“獨孤”,獨孤伽羅為表示親近,常直呼其“獨孤”。還有獨孤伽羅的幾個姐夫,如李淵的父親、宇文述、北周武帝的長兄,他們娶的都是獨孤伽羅的姐姐。這些人,後來都為大隋江山立下了汗馬功勞。
容貌、出身、才智,獨孤伽羅都是一流的女子。不獨楊堅的江山,就是他的性命,也是獨孤伽羅幾番救助的。其中他們的大女兒楊麗華做了北周宣皇帝的皇後之後,若不是伽羅進宮求情,以額磕擊石階至血,楊麗華一死,恐怕楊堅也活不過三天。
楊堅初娶獨孤伽羅時,便立下誓言:“誓無異生子。”換言之,就是不納妾。正因為這一誓言,獨孤伽羅才會傾其一生,為丈夫的建功立業付出一切。
應該說,楊堅夫婦的感情還是不錯的。楊堅曾作過兩首曲子,一名“天高”,一名“地厚”,合為天高地厚。他把自己和伽羅比做天和地,天地圓融,上下支撐。
直到他們的女兒長大後作了宣帝的皇後,楊堅成了國老,然而皇室對他的猜忌仍未因之減輕,宣帝曾經多次對宣皇後示言:“你父若惹火了我,必定誅殺你全家!”
楊家一直生活在皇室的壓力之下,但卻並未因此而減弱楊堅發展的勢頭,這時他已重兵在握,羽翼豐滿。若動起真格的,皇帝根本不是他的對手。
不久,正值華年的宣帝因病崩逝,由年幼勢弱的靜帝即位。楊堅以靜帝年幼為名,入朝總攬一切國政,雖不稱帝,實已掌握了國家的大權。為此,相州總管尉遲迴不服氣,舉兵反叛,倡言討伐楊堅,結果不出幾天就被楊堅全部剿滅。楊堅風聞尉遲迴起兵與宇文氏清王的慫恿有關,剿滅叛軍後,他立即軟禁了宇文氏清王。從此,楊堅便獨霸朝政,無人敢過問了。
靜帝迫於形勢,封楊堅為隋王,並為他破了不少朝廷禮節,允許他帶劍上殿,入朝不趨,備九錫之禮,待遇均在其他侯王之上。後來,在楊堅的要求下,又賜給他原本隻有皇帝才能戴的十二旒王冕和天子旌旗,超過了臣子所能享受的最高禮節極限。最後,年幼的靜帝自知不是楊堅的對手,自動讓位給他,號稱隋文帝。順理成章,王妃獨孤伽羅成了皇後,長子楊勇立為太子,並盡殺了宇文氏諸王,以絕後患。
建立隋朝後,隋文帝認清了前朝沒落的原因在於浮誇不實。卓具遠見的他力圖改革官儀,整頓朝綱,一心建立一個聖明朝代。獨孤皇後為了保住楊家朝廷的長治久安,首先想到的就是幫助楊堅杜絕後宮內訌。她整飭宮內體製,廢除三妃六嬪之慣例。提倡簡樸,禁止宮中女子濃妝華服,並對他們的言行舉止做出嚴格的規定,不允許嬪妃隨意親近皇帝。整個後宮在獨孤皇後的把持之下,形成一片靜謐肅穆的氣氛。因為獨孤皇後至高的地位和強硬的手腕,後宮中眾嬪妃雖然心中不滿,表麵上也不得不服從。
除管理好嬪妃外,獨孤皇後還十分注意保持與楊堅的感情。每當黎明鍾鳴之際,獨孤皇後便小心翼翼地侍候楊堅洗漱穿戴,然後與他同坐一輦,把他一直送到朝閣。皇帝上朝,自己則在殿下靜靜地等候,待散朝之後,又同輦返回內宮。這樣的行動,她日複一日,不厭其煩地堅持著。在內宮,她對楊堅的生活起居照顧得無微不至,皇帝每餐的食譜,每日的裝束等事她都親自過問,妥善安置,讓楊堅能毫不分心地專理朝政。每至深夜同寢的時候,她常在楊堅耳旁回憶往日的情誼,細述夫妻的恩愛,用柔情蜜意來牽係住文帝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