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玄宗皇帝的最愛楊玉環(1 / 2)

曆史反光鏡

曆史很有趣,一旦江山移主,朝廷動亂,一切的罪孽都歸於女人的身上。曆朝曆代那個記載曆史的人為了討好當今的聖上,總是把罪名加在一些女人身上。安史之亂“賴”給了楊貴妃。而真實的情況卻是,一切隻是始自一個皇帝不顧倫理的好色。

漢皇重色思傾國,禦宇多年求不得。

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

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

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承歡侍宴無閑暇,春從春遊夜專夜。

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

……

唐玄宗看上楊玉環時,她已經嫁給壽王李瑁差不多五年了。父皇搶兒子的媳婦,畢竟不是一件光彩的事。為了給天下人一個交代,唐玄宗做了一些台麵上的工作。譬如,先是打著孝順的旗號,下詔令她出家做女道士,說是要為自己的母親竇太後祈福,並賜道號“太真”,讓楊玉環搬出壽王府,住太真宮。好不容易熬過五年,唐玄宗又裝了把好父親,為壽王李瑁娶韋昭訓的女兒為妃,緊接著就迫不及待地把楊玉環迎回宮裏,並正式冊封為貴妃。不久,楊玉環便專寵後宮,“六宮粉黛無顏色”,一切待遇都是皇後級別。

楊玉環的橫空出世,從此“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那麼,楊玉環是憑什麼讓玄宗那麼迷戀她呢?

其實挺簡單:誌同道合。唐玄宗和楊玉環有對音樂的共同愛好。唐玄宗自幼喜愛音樂,素質高,會作曲,能舞蹈,不少弟子曾在梨園都受過他的訓練。楊玉環雖然體態豐腴,但史書上也記載著她是個舞蹈高手。而且,楊玉環不僅長得漂亮,歌舞俱佳,還很是聰明、善解人意,簡直就是皇上的貼心“小棉襖”,唐玄宗自然極為喜歡。

唐玄宗長楊玉環34歲,創“開元盛世”,是個有魄力、有魅力的男人,兩個人都是情感比較熱烈的人,唐玄宗可以集一個龐大帝國的資源來討好楊玉環,為了讓她吃到荔枝,“乃置騎傳送,走數千裏,味未變已至京師”。

楊貴妃得寵以後,她的幾個姐妹也受到了唐玄宗的寵幸,生活奢華得讓人吃驚。虢國夫人有一副夜明枕,她將枕頭放在大廳裏,光照一室,不用點燈燭。韓國夫人設置了一百枝燈樹,樹高八十尺,豎在高山上。上元夜的時候點亮,一百裏外都可以看見,其光明遮掩了月色。據《品物類聚》記載:“吳地流行叫做馬豆的食物,吃了之後牙齒酥軟。”虢國夫人的廚吏鄧連將這種米搗碎為透明的豆花,再用豆洗其皮,作成靈沙膳,供應給翠鴛堂,稱為“透米”。楊貴妃的三個姐妹韓國夫人、虢國夫人、秦國夫人都是體態豐碩,工於巧笑謔浪,每天天不亮就去了皇宮,太陽落山才回去。唐玄宗賜給虢國夫人照夜璣、秦國夫人七葉冠、楊國忠鎖子帳,這些都是稀世奇珍。當時杜甫有詩描繪:“虢國夫人承主恩,平明騎馬入宮門。卻嫌脂粉顏色,淡掃娥眉朝至尊。”

唐玄宗起動必定與楊貴妃同行,乘馬的時候有宦官高力士在一邊執轡持鞭。宮中專門為楊貴妃刺繡織錦的超過了一百多人,每日為生日及節慶不停雕鏤器物的又有好幾百人。玄宗命楊益去嶺南索求新奇的寶物進奉給楊貴妃。

有一年的上元節,楊氏五宅夜裏在長安遊逛,與廣寧公主的騎從爭出西市門。楊氏的奴仆仗勢揮鞭誤打住了公主的衣服,公主掉落在馬下。駙馬鄭昌裔急忙去扶公主,被楊氏奴仆的鞭子抽在臉上。廣寧公主流淚告訴了唐玄宗,不料唐玄宗隻令殺楊家奴仆一人,駙馬鄭昌裔被免官,不許朝謁。於是楊家更加專橫,出入禁門沒人敢問,京師的長吏都為之側目。因此當時長安有歌謠說:“生女勿悲酸,生男勿喜歡。”

他賜予楊玉環的家族烈火烹油、鮮花著錦的富貴。在這種不斷的瘋狂給予與索取中,“愛情”的因素出現了。

傳說他們中間出現過一段小插曲,足見兩人的感情之真。

卻說某日,風流多情的唐玄宗忽然想起了久已不見的梅妃,就密遣一貼身小太監,宣梅妃到翠華西閣敘舊。梅妃有些吃驚:“既然是陛下寵召,為何要深夜暗中而來?”小太監倒也老實,就實話實說了:“想必是擔心貴妃娘娘知道。”堂堂一國之君,竟然如此懼怕一個女人。隻能說明是因愛生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