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明憲宗的專寵萬貴妃(2 / 3)

囂張跋扈的萬貞兒讓吳皇後非常惱怒。一個小小的宮女,不但蠱惑聖上,還時不時地耀武揚威,蔑視她的皇後身份。不教訓她,以後怎麼服眾?終於,吳皇後端起皇後的架子,教訓了萬貞兒。

萬貞兒違犯宮規,皇後身為後宮之主對她懲罰是非常合乎正規的。然而這件事從萬貞兒那裏經過一番加工再傳到憲宗耳中之時,卻已經完全變了樣。一個莫名其妙跑出來的女人,竟敢責打他心愛的女人,真是反了天了!他立即下令也對吳皇後處以杖刑,為萬貞兒出氣。

萬貞兒出師大捷,也就趁熱打鐵,哭喊著說自己得罪了皇後,日後一定會遭到報複。若是不廢掉這個吳皇後,自己也就活不長了。憲宗聽後當然連連點頭,決定照辦。然而,皇後處治她是職責所在,憑這個是絕對不可能廢後的。於是,萬貞兒又出了一個主意,憲宗拍案叫好。

很快,牛玉就被打進了大獄。憲宗派人對他嚴刑拷打,牛玉熬刑不過,隻得信口雌黃說:當初英宗中意的太子妃人選其實是王氏,是吳氏的父親吳俊到處打點,還送了大筆銀子給自己,所以自己就假造先帝遺言,使吳氏成為皇後。

憲宗得到牛玉的口供,立刻送給兩宮太後去看,要求廢掉吳皇後。錢太後對此感到非常意外,覺得其中另有玄機,不同意廢後。然而周太後卻不願凡事都聽錢太後的,雖然她也覺得有鬼,但是偏要與錢太後唱反調,借廢立皇後的大事表現一下自己的權威。終於,在憲宗和周太後母子的唱和之下,錢太後不得不讓步,同意了廢吳皇後。

八月末的一天,心花怒放的憲宗頒下了詔書:“先帝為朕簡求賢淑,已定王氏,育於別宮待期。太監牛玉輒以選退吳氏於太後前複選。冊立禮成之後,朕見舉動輕佻,禮度率略,德不稱位,因察其實,始知非預立者。用是不得已,請命太後,廢吳氏別宮。”

皇後隻幹了一個月就被廢掉,這可謂是聞所未聞,影響實在太壞,內閣成員李賢、彭時向朱見深進言,希望皇帝能夠三思,收回成命。朱見深隻是笑了笑,沒有回答,也沒有解釋。

吳皇後的下場讓所有人都明白了一個道理:這個不起眼的萬姓中年婦女是皇帝最為寵信的人,如果得罪了她,隻有死路一條。

接替皇後位置的王皇後也是膽戰心驚。經常串門,主動問安,就怕這位無冕之後什麼時候心血來潮,閑來無事整她一下,那可就大大的不妙了。這也難怪,吳皇後有容貌、有權勢、有名分,來勢洶洶,萬貴妃卻隻用一個小報告就結束了她的皇後任期,殺人於無形之中,著實厲害得很。

一年後(成化二年1466年),萬貴妃為朱見深生下了一個兒子。朱見深大喜過望,立刻封她為貴妃,還為此去宗社祭天,感謝祖宗保佑。

如無意外,萬貴妃的這個兒子必定會成為將來帝國的繼承者。可遺憾的是,在第二年,這位皇子就患病夭折了。而這一年萬貴妃已經38歲,幾乎不可能再生育了。

這件事嚴重地打擊了朱見深,卻並沒有影響到他對萬貴妃的喜愛。此時的朱見深年僅21歲,正是少年風流的時候,可他卻日夜守在這個大齡女人身邊,似乎永遠也不會厭倦。

朱見深不急,下麵的大臣們可急了。內閣成員彭時就眼看朱見深如此專寵萬貴妃,而這位中年婦女很明顯已經過了生育年齡,不免擔憂皇帝無後。於是,他便發揮了文官集團以天下為己任、大事小事都要管的態度,給皇帝上了一封十分特別的奏折,大致意思是:皇帝陛下,您的後宮有很多妃子,可是到現在卻還沒有兒子,臣想這應該是陛下過於寵愛某一個人所致。所以,希望陛下能夠將寵愛分給其他的妃子,這是國家大計啊。

這位彭時先生出於好意,公然上疏勸皇帝平時多找其他老婆聯絡感情,“雨露均沾”。可問題是,皇帝睡老婆,還得讓別人管著,也太憋氣了吧。好在朱見深並沒有生氣,隻是淡淡地說道:“這是我的私事。”然後他依然故我。

大臣們疑惑到了極點。他們不明白,這個萬貴妃容貌並不突出,年齡也大了,為什麼皇帝陛下可以忽略那麼多年輕貌美的女子,專寵她一個人呢?對於這種詭異的情形,憲宗的生母周太後感到十分奇怪,她問兒子為什麼那麼喜歡和萬貞兒在一起。皇帝的回答卻很模棱兩可,隻是含情地說:“我也不知道是為了什麼,隻知道有萬貴妃在身邊就覺得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