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花蕊夫人”費貴妃(1 / 3)

曆史反光鏡

單是這個名號,就帶著風流。她是一個才貌雙全的女子,可惜命不好,或者說時代不對,結果隻能落個死於非命的下場。

“花蕊夫人”是後蜀孟昶的費貴妃。生得極美,“花不足以擬其色,蕊差堪狀其容”。

前蜀亡後,後唐莊宗以孟知祥為兩川節度使。孟知祥到蜀後,後唐內亂,莊宗被殺,孟知祥野心膨脹,訓練甲兵,到唐明宗死後就僭稱帝號。但不數月而死,孟昶即位。孟知祥處心積慮、晝夜辛勞創下的局麵,傳到孟昶的手上,十年不見烽火、不聞幹戈,五穀豐登,治下一幅升平和樂的景象。

孟昶是個非常懂得享受的人。據傳宋太祖滅後蜀後,侍衛們領了宋太祖的旨意前去收拾東西,這些人居然連他的小便器也收來了。那溺器是最汙穢的東西,侍衛們怎麼還要取來呈給太祖呢?隻因孟昶的溺器與眾不同,乃是七寶裝成,精美無比。侍衛們見了,十分詫異,不敢隱瞞,取回呈覽。太祖見把尿壺都裝飾成這樣,不覺歎道:“溺器要用七寶裝成,卻用什麼東西貯食呢?奢靡至此,安得不亡!”於是,命侍衛將它打碎。

享受生活也包括享受美女。孟昶廣征蜀地美女以充後宮,妃嬪之外另有十二等級,其中最寵愛的便是“花蕊夫人”費貴妃。

花蕊夫人最愛牡丹花和芙蓉,於是孟昶命官民人家大量種植牡丹,並說:“洛陽牡丹甲天下,今後必使成都牡丹甲洛陽。”不惜派人前往各地選購優良品種,在宮中開辟“牡丹苑”,孟昶除與花蕊夫人日夜盤桓花下之外,更召集群臣,開筵大賞牡丹。那芙蓉據說是道士申天師所獻,隻有種子兩粒,它開起花來,其色斑紅,其瓣六出,清香襲人。由於難得,便有人模仿那花的樣式畫在團扇上,竟相習成風。每當芙蓉盛開,沿城四十裏遠近,都如鋪了錦繡一般。每到芙蓉花開時節,成都城中花團錦簇、爭奇鬥豔,紅如火、白似雪,遠看如朝霞燦爛,近聞花香濃鬱。從此,成都也得了雅號,叫“錦城”。

孟昶日日飲宴,覺得肴饌都是陳舊之物,端將上來,便生厭惡,不能下箸。花蕊夫人便別出心裁,用淨白羊頭,以紅薑煮之,緊緊卷起,用石頭鎮壓,以酒淹之,使酒味入骨,然後切如紙薄,把來進禦,風味無窮,號稱“緋羊首”,又叫“酒骨糟”。孟昶遇著月旦,必用素食,且喜薯藥,花蕊夫人便將薯藥切片,蓮粉拌勻,加用五味,清香撲鼻,味酥而脆,又潔白如銀,望之如月,宮中稱為“月一盤”。

孟昶最怕熱。就在摩河池上,建水晶宮殿,用楠木為柱,沉香作棟,珊瑚嵌窗,碧玉為戶,四周牆壁不用磚石,用數丈寬的琉璃鑲嵌。殿內羅帳錦被,奢華無比。

就在蜀主與花蕊夫人不思國事、玩轉流年的時候,趙匡胤正在苦心孤詣地上演著一出“黃袍加身”的正劇,從此取代後周而君臨天下,國號宋,改元建隆。整軍經武,南征北戰,目標逐漸指向後蜀。花蕊夫人屢次勸孟昶勵精圖治,孟昶總認為蜀地山川險阻,不足為慮。

宋太祖乾德二年十一月,趙匡胤命忠武節度使王全斌率軍六萬向蜀地進攻,並命工匠在汴梁為蜀主孟昶起造住宅,諭令將士:“行軍所至,不得焚蕩廬舍,驅逐吏民,開發邱墳,剪伐桑朽,凡克城寨,不可濫殺俘虜,亂搶財物。”這月汴梁大雪,宋太祖在講武堂設壇帳,衣紫貂裘帽視事,忽對左右說:“我被服如此,體尚覺寒,念西征將士,衝犯霜霰,何以堪此?”即解下紫貂裘帽,遣太監飛騎趕往蜀地賜給王全斌,且傳諭全軍,以不能遍賞為憾事。於是宋軍人人奮勇,成都十四萬守兵竟不戰而潰。

孟昶對花蕊夫人說:“我父子以豐衣足食養士四十年,一旦遇敵,竟不能東向發一矢!”乾德三年元宵剛過,孟昶自縛出城請降。自王全斌出兵之日算起,才過了六十六天,後蜀就滅亡,比起前蜀王衍被後唐所滅還要快。而兩次草擬降表的都是李昊,於是有心情忠憤不平的人晚上在李昊的家門上寫道:“世修降表李家。”

到汴梁後,孟昶被封為秦國公,封檢校太師兼中書令。太祖召見,責以君荒臣嬉,以致敗亡。又責及夫人,夫人不屈,即席口占一絕:“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哪得知?十四萬人齊解甲,寧無一個是男兒!”作為一個女人,固不能與強大的社會機製抗爭,所能做的,隻是堅守一份清白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