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相識(1 / 2)

在初創的中國人民大學校園裏,有這樣兩個年輕人:一個才華橫溢,一個純真善良。他們相互吸引,他傾心於她,她屬意於他,奏響了一曲師生戀歌。

第二學年,由於種種原因,我們年級的同學人數減少了,係裏把原來的12個班縮減成10個班。除俄語課和課堂討論外,仍然采用上大課的方式,前5個班和後5個班分開上課。

課程表發下來了。這學期我們將要開設的課程是:中國國家法(即中國憲法學)、法學理論、法製史、民法等。

周二上午,同學們和往常一樣,早早地來到教室,找好座位,做好課前準備。我習慣坐在前幾排聽課,這就需要來得更早一些,以便捷足先登。

今天我們要聽的課是中國國家法。“丁零零”,上課的鈴聲剛落,一位年輕的男老師氣宇軒昂地走上講台。同學起立。老師點頭致謝讓大家坐下之後,把手表和教案往桌上一放,拿起一根粉筆,轉身麵向黑板,重重地寫了“吳家麟”3個大字。字體不算漂亮,但嫻熟剛勁。他自我介紹說:“我叫吳家麟,主講中國國家法。”聲音洪亮,簡潔利索。

我對吳老師審視了一番。隻見他天庭飽滿,發際很高,梳個側分頭,頭發烏黑,油光發亮;大眼睛,雙眼皮,目光炯炯有神;顴骨較高,鼻梁挺直,嘴巴略大;臉龐上寬下窄,形似倒三角。上穿白襯衫,下穿淺灰褲,腳踏一雙黃色涼皮鞋。給我的第一印象是:這位老師不算英俊,但還有點帥氣。

這兩節課,吳老師講憲法緒論。他手拿一根粉筆,站在講台的一側,左半邊臉對著學生,右半邊臉靠近黑板,一邊講述,一邊板書,講述的基本要點全都寫在黑板上。他自顧自地講課,就像演員全身心地演繹角色一樣,非常投入。至於下麵學生聽得怎麼樣,他很少顧及。下課鈴聲響了,他講課的內容正好告一段落。隨即,他宣布下課,同學起立,他還禮之後好像有什麼急事似的,拿起手表和講稿,拔腿就走。

下課以後,同學們喜歡評論老師,尤其是初次給我們上課的老師。

“吳老師講課很有條理,重點明確,難點講得透徹,有學問。”一位同學讚賞地說。

“這位老師語言流暢,滔滔不絕,兩節課幾乎沒有一句重複的話,好口才。”另一位同學評述著。

“你們注意到沒有,別的老師上課是看講稿講,這位老師竟然兩節課沒有看一眼講稿,好記性。”又一位同學稱讚著。

“這位老師,課講得不錯,就是南方口音太重,有些話聽不清。”這位同學很直率,很真誠。

“以往老師講一句,我們記一句,他隻顧自己講課,沒有照顧我們記筆記。”這位同學記不下筆記,有些著急。

我初始的感覺是:這位老師與眾不同,有學問,有才氣,聲如洪鍾,口若懸河,但有點傲氣。

可能是課代表把同學們的意見反映上去了。在以後的課堂上,吳老師就把自己發音不準的字,盡可能地寫在黑板上,還對同學們說:“我不要求你們把我講的每句話都記下來。聽課、聽課,主要是聽,聽是第一位的。筆記適當記一些,記要點就行了。不要去當速記員、打字機。學習要注意方法,要掌握和領會原理,不要死記硬背。”而後他依然“我行我素”,繼續他那特有的講課風格,邊講邊寫,滔滔不絕。同學們也慢慢適應了,覺得他這樣的講課學生們收獲大。多數同學還是能記下筆記,少數記不下的隻好課後借同學的筆記補記。當時我們沒有教材,全靠課堂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