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7章 遇難孤軍營(1 / 3)

1937年10月31日,謝晉元完成堅守四行倉庫的任務之後,奉命率部撤入租界,旋即被租界當局解除武裝,關入被上海市民稱為“孤軍營”的地方。這個所謂的“孤軍營”,是一塊平時堆積垃圾的坎坷不平的空地,麵積約數十畝,四周圍是鐵絲網。地點在當時的新加坡路40號,由萬國商團的白俄武裝看守。營地共有三道門,在二道門與三道門之間,有一條形似“E”的走廊,廊外有約1909平方米的開闊地,作為防“潛越”的隔離區。租界的外籍軍隊在那裏站崗巡邏,不許謝晉元等八百壯士越出大門一步,所以“孤軍營”實際上是軟禁謝軍的場所。

孤軍剛被送到時,有350人和一麵國旗。為了發揚民族至大至剛的精神和氣節,謝晉元在孤軍營中手書中堂和對聯以明心誌。

中堂文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對聯為:“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

日軍曾妄想誘降孤軍,隻要改變番號,即可移駐他地,擴充為師,一律晉級,但孤軍選擇了做堂堂正正的中國人的道路。

孤軍駐於租界,武裝悉被解除,是“孤島”中的“孤島”,為了改善官兵的工作生活環境,謝晉元帶領戰士們平整場地,自蓋營房,建起了禮堂、宿舍、廚房和籃球場、排球場和足球場。

他們給養無著,生活困難,謝晉元就作出了生產自救的決策,以勞動謀生存,不做“階下囚”求乞。他們自己製作各種手工業品,諸如竹器、肥皂、毛巾、襪子等等,產品統以“孤軍”為商標,深為各界愛國人士所珍愛,他們即以出售這些產品所獲的微薄收入,作為部隊的唯一財源。到1940年,孤軍已為抗戰捐款數千元。

謝晉元為能辦起這些小作坊,甚覺欣慰,曾對全體官兵訓話言明,待抗戰勝利後,這些作坊就是你們成家立業的基石,要子子孫孫辦下去,這不僅是產業,而且是富有曆史意義的孤軍奮鬥之地。

謝晉元還非常重視培養孤軍的文化素質。他說:“凡一切事業,均由學問為出發點。沒有學問,無論很好很簡單的事,都做不好,而且會做壞。”孤軍營為此開辦了算術、常識、曆史、地理等學科。

第88師524團團副謝晉元在謝晉元的日記中,清楚地記錄著孤軍營的作息時間:

起床:4時30分

早操:5時至7時

萬國商團白俄隊檢查人數:8時

早餐:9時

上課:10時至11時30分

晚餐:16時

拳術或唱歌:17時至19時

自由休息:19時30分至20時;

就寢:21時

在這裏,愛國教育是謝晉元帶領孤軍營裏每天的必修課。在不許升旗的禁令下,謝晉元仍每天帶領孤軍舉行“精神升旗”,即遙望旗杆頂,行舉手禮,喊“中華民族萬歲”的口號等。

1938年8月,為紀念“八·一一”出師和“八·一三”抗戰雙周年,謝晉元與租界工部局再三交涉要在營內升國旗。開始工部局總辦和“萬國商團”團長表示同意,並送來旗杆。待旗杆豎起後,租界當局又派人通知不準懸旗,恐日軍發現,對工部局不利。經協商,同意將旗杆截短,使旗杆高度低於營房。

8月11日上午6時,謝晉元帶領他的壯士們舉行升旗典禮,全體孤軍看著淩空飄揚的國旗,歡欣鼓舞。正當謝晉元要在紀念儀式上訓話時,白俄隊長竟前來要求將國旗降下。謝晉元理所當然拒絕了。謝晉元說:“我們是中國軍人,在中國的土地上,懸掛自己的國旗,為什麼不可以?!”

10時,租界工部局派1000多英格蘭、意大利和白俄士兵,圍攻孤軍營。謝晉元命令第1連守瞭望台,第2連在操場散開,第3連守衛營門,第4連保衛國旗。孤軍赤手空拳與白俄肉搏,4人被砍重傷,不久犧牲,100餘人受傷。之後,白俄將謝晉元等軍官與戰士分開,押往外灘中央銀行大樓軟禁。麵對暴行,謝晉元即令全體孤軍絕食抗議,並致書工部局進行質問。上海市民聽到這個消息,連日抗議罷市。後來經過民眾團體的再三交涉,工部局被迫讓步,允許今後紀念日可掛國旗,但旗杆被截去一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