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省檢察機關開展訴訟監督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績
(一)不斷強化訴訟監督意識,依法監督的使命感、責任感得到增強。近三年來,全省檢察機關深入學習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全省工作大局,努力踐行“強化法律監督,維護公平正義”的工作主題,廣泛開展了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活動,引導廣大幹警深刻理解和準確把握檢察機關的憲法定位,切實擔負起法律監督的責任,通過在全省檢察係統推進“五項工程建設”,全省檢察幹警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法律意識、廉潔意識有了新的提高,依法履行訴訟監督職能的責任感、使命感進一步增強,訴訟監督能力不斷提高,訴訟監督工作取得了比較明顯的進步。
(二)努力創新訴訟監督方式,監督手段靈活多樣。全省各級檢察機關在開展訴訟監督工作實踐中,堅持開拓創新,不斷豐富和發展訴訟監督方式,重點實行“四個結合”:一是實行“糾正違法與檢察建議”相結合。在嚴肅糾正偵查、審判機關少數幹警違法行為的同時,積極提出整改建議,依靠有關司法機關啟動內部監督機製,糾正違法,規範執法;二是實行“事中、事後監督與事前預防”相結合。通過適時提前介入重、特大案件偵查,引導取證。參與監管機關呈報減刑、假釋、保外就醫的審核把關,將監督關口前移,加大了對執法司法過程的監督力度;三是實行“個案監督與類案監督”相結合。在糾正具體案件違法行為的同時,對偵查機關、審判機關執法不當或不規範的共性問題進行總結分析,向他們提出綜合性的監督意見,幫助他們建立內部防控製度。四是實行“糾正違法與查處職務犯罪”相結合。堅持把嚴肅查辦執法不嚴和司法不公背後的職務犯罪作為強化訴訟監督、規範司法行為、維護司法公正的重要手段。三年來,全省檢察機關共立案查處涉嫌貪汙、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等職務犯罪的司法人員共計410人,依法懲治了腐敗分子,彰顯了法律監督的效果。
(三)不斷健全訴訟監督機製,監督環境得到改善。省檢察院把建立健全訴訟監督機製,改善訴訟監督環境作為監督工作的重點來抓,主動加強與被監督單位的溝通聯係,著手建立起一些行之有效的工作機製。如省人民檢察院與省級行政執法部門聯合出台了《關於加強聯係,建立行政執法與刑事執法銜接工作機製的規定》,建立了聯席會議、信息共享、線索移送、法律政策溝通製度,推動了行政執法與刑事執法相銜接工作機製的基本形成。與公安機關就適時提前介入重大、疑難、複雜案件的偵查達成共識,將偵查活動監督的關口前移。建立了對不批準逮捕案件的執行跟蹤監督機製和不批捕、不起訴案件法律文書說理製度,雙方共同增強執法公信力。
在積極改善外部監督環境的同時,全省各級檢察機關還加強了內部工作機製和製度建設,進一步健全上、下級院監督協作、業務部門間溝通配合、刑事抗訴統一指導等機製,製定了重大監督事項報告、司法人員職務犯罪線索移送查辦、提起和決定刑事及民行抗訴等一係列重要工作製度,有力推動了訴訟監督工作的開展。
(四)訴訟監督各項工作取得新的進展。一是不斷加強立案監督。鞍山、盤錦等地檢察機關,改變過去“等米下鍋”的被動監督局麵,采取到看守所、拘留所、派出所、勞教所查找線索,通過嚴審細查逮捕卷宗捕捉線索,認真受理群眾來信來訪,深入街道、社區,走訪發現線索,利用新聞媒體宣傳擴大線索來源等方式,廣辟案源,立案監督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3年來,全省檢察機關共要求偵查機關說明不立案理由2796件,督促偵查機關立案2392件,通知偵查機關立案160件,監督偵查機關撤銷案件112件。二是不斷強化偵查活動監督。全省各級檢察機關能夠嚴把事實關、證據關、程序關和適用法律關,不斷完善偵查監督工作機製,堅持對涉黑犯罪案件、重特大案件、疑難案件提前介入製度,取得了明顯成效。沈陽、錦州兩市檢察機關成功地辦理了新疆“伊吉拉特”反動組織分裂國家、程玉峰殺人焚屍等一批有重大影響的案件。三是不斷強化刑事審判監督。2007年、2008年全省檢察機關刑事抗訴意見法院采納率居全國檢察係統前列。遼陽市檢察院在刑事審判監督工作中,正確處理“敢抗”與“抗準”的關係,對符合抗訴條件的案件堅決依法提出抗訴,不講情麵。丹東、阜新等地檢察機關還積極實行檢察長列席同級法院審判委員會製度,效果明顯。四是不斷強化刑罰執行和監管活動的監督。全省所有的看守所、監獄都成立了檢察室,有專門人員對監管活動進行監督。全省檢察機關加大了對超期羈押、違法辦理減刑、假釋、保外就醫、暫予監外執行的監督力度。三年來,共向辦案單位發出超期羈押預警提示11062件,利用檢察建議、糾正違法通知書等監督方式催辦超期羈押案件4608件。朝陽市城郊檢察院對監獄“減、假、保”工作實行“三審一查”製度,由承辦人、科長、檢察長、紀檢組長層層把關。撫順市檢察院三年來共糾正法院刑期計算錯誤107件,建立九類重點罪犯監督檔案978件。本溪市檢察機關開創了監外執行罪犯脫管漏管率均為“零”的良好局麵,受到中央綜治委、最高人民檢察院的充分肯定。此外,各級檢察機關的監所檢察部門還加強了對監管場所監管活動的監督,突出對在押人員人身權、健康權、休息權和勞動保護的檢察監督,加大了對體罰虐待、超體力超時限勞動和巧立名目亂收費,對犯人“吃、拿、卡、要”等違法行為的監督力度。五是民行監督取得新進展。全省檢察機關把民行案件的監督工作作為維護司法公正、體現執法為民的重要任務,對認為確有錯誤的民事和行政判決、裁定提出抗訴1593件,法院審結1406件。充分利用“再審檢察建議”監督方式,簡化程序,方便群眾,降低訴訟成本。三年來,全省共提出“再審檢察建議”985件,法院采納率為88.1%。大連市檢察院針對國有資產流失和公益事業無人過問的問題,積極探索開展對國有資產案件、公益案件的支持起訴和督促起訴工作,收到了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