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序言(1 / 1)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這副有名的楹聯用泣血的語言訴說著一段千古奇冤,飽含著世人對秦檜的厭惡,同時也悲鳴著一代名將的隕落。它所歌泣的就是本書的主人翁嶽飛。

嶽飛以一種傳奇的色彩降落於世,注定了他的不平凡,在人們的心中他是神鳥的化身,是忠義的象征,他就是為了挽救千千萬萬淪落在水深火熱的人民而生。他是一首不朽的神話。

嶽飛出生在中國北部的一個農民家庭,沉重的農活使得他從小對農民的艱難深有體會,也讓他的性格質樸渾厚。生活中的磨難和經曆成了他一生中最為寶貴的財富。

少年時候的嶽飛勤奮好學,當一個驚天動地的禍變降臨到他的時代和鄉邦中的時候,要保衛國家、保衛家鄉、拯救萬千同胞的強烈願望在他心中滋長,滲入他的血液,使他勇往直前。

為了能夠實現願望,他一次又一次懷揣著行囊,離開親人加入行軍的隊伍當中,他舍生忘死,一次次浴血奮戰,他不計榮辱,一次次走在抗金的前線,他將滿腔的愛國情愫化為一首壯誌的《滿江紅》,他唯一的心願就是抵禦金寇,收複失地,迎回二聖,維護宋朝的尊嚴。

嶽飛以傑出的軍事才能,率領嶽家軍進行了大大小小數百次的戰鬥,他所率領的軍隊英勇抗金,不僅維護了南宋的社會穩定,而且也激發了南宋愛國人士的抗金鬥誌。他締造的嶽家軍軍紀嚴明,所向披靡,令金人聞風喪膽,金軍曾經哀歎“撼山易,撼嶽家軍難”。他以卓越的軍功,在不到十年的時間裏,位至將相,成為最為突出的青年將領,成為南宋抗金鬥爭的中流砥柱。

公元1140年,嶽飛揮師北上,勢如破竹,取得了節節勝利,北渡黃河指日可待。可恨的是南宋有一個軟弱無能的皇帝,十二道撤軍的金牌像箭雨一樣刺在嶽飛的心頭,嶽飛悲痛至極,不禁仰天高呼:十年心血,毀於一旦!這是多麼無力地呼喊啊!可見嶽飛的心中是多麼悲痛。

在抗金的民族鬥爭中,嶽飛不僅是一個偉大的民族英雄,更是一個諫臣,他堅決反對宋高宗的議和政策,甚至當麵斥責秦檜“謀國不臧(善),恐貽後世譏”,從而遭到秦檜的記恨。他憤怒的呼聲沒有喚醒高宗,反而加深了高宗對他的猜忌和怨恨。

為了向金國屈膝投降,高宗不惜舍棄一直以來用性命維護南宋江山的嶽飛,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任憑秦檜這個佞臣以“莫須有”的罪名將嶽飛殘酷害死。

嶽飛戎馬一生,最終卻帶著收複河山的壯誌含恨而去,他那堅貞不屈的氣節和堅決反對壓迫的精神,成為世人的榜樣。

本書為您展開了嶽飛一生的廣闊畫卷,將嶽飛叱吒風雲的壯麗畫麵按照曆史的麵貌一一展開,讓您更加詳細地了解這位“精忠報國”的民族英雄。

第一章 英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