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補充(一)(1 / 3)

你知道時間旅行悖論吧?是這樣:假設,你回到了50年前,殺了你祖父,也就不會有你了對吧?但是沒有你的存在,你怎麼會回去殺了你的祖父呢?後來被解釋為‘不可改變性’。例如說你回到50年前,你卻沒辦法殺死你的祖父。也許行凶過程中被人攔住了,也許你以為殺了他了,其實他沒死,也許你根本找不到你祖父,也許你雖然殺了祖父,但是那會兒你祖母已經懷上你父親了……大概就是這樣,反正就是說你殺不了你的祖父,或者改變不了你已經存在的現實。悖論的確不存在。但是你可以在你祖母懷上你父親前殺死你祖父…實際上,你殺死了你的祖父,你的父親還是會存在。隻是,在你殺死的那個宇宙不會存在了,包括那個宇宙的你也不會存在了。這就是多宇宙。實際有你存在的宇宙,有你不存在的宇宙;有你中了大獎的宇宙,也有你沒中大獎的宇宙;有你已經老了的宇宙,有你還是嬰兒的宇宙;有希特勒戰敗的宇宙,有盟軍戰敗的宇宙,還有希特勒壓根就沒出生的宇宙,甚至還有剛剛爆炸形成的宇宙……很多個宇宙。

惠勒泡沫,也就是量子泡沫,那是一個形容的說法而不是真的泡沫。在宇宙形成後,整個宇宙在擴散,宇宙中不是絕度同質的,是不規則分布的。宇宙中星係就是不規則分布的,這個知道吧?實際上我們已經證實了在非常非常小的維度上——不是緯度,而是四維時空的維……在很微小的維度上,時空也是不規則的,是混亂狀態,就像一堆泡沫一樣雜亂無章,比原子微粒還小。有些量子泡沫會有蟲洞。因為量子泡沫這個詞是物理學家約翰.阿齊博爾德.惠勒創造的,所以也管那個叫惠勒泡沫。

把我的個人信息全部轉變成數據後,通過電子實現在這個宇宙重塑。舉個例,這麼說吧:一個外星人偶然來到了地球,覺得地球很有意思,想帶資料回去。但是因為是偶然來的,自己的飛船不夠大,不可能放下很多樣本。於是外星人找到了一套大英百科全書,覺得這個很好,準備帶回去。但是發現那還不行,因為那一套太多了,還是太重了。外星人就把字母全部用數字代替,於是外星人得到了一串長長的數字,通過飛船的計算機全部按照百科全書順序排列好後準備帶走,但是外星人又發現飛船上的計算機還要存儲很多畫麵和視頻,那串大英百科全書數字太長了,占了很多硬盤空間——我們假設外星技術也需要硬盤。那怎麼辦呢?外星人就測量了自己飛船精確的長度後,把飛船假設為1。又把那串長長的‘大英百科數字’按照小數點後的模式,參照飛船長度,在飛船外殼上某處刻了很小的一個點。於是外星人回去了,他隻刻了一個點,卻帶走了大英百科全書。回去隻要測量出飛船的長度,再找到那個點在飛船上的位置……把我的信息壓縮成數據,按照腦波的信號用電子排列。這樣我就成了一串長長的電子訊號,電子可以通過惠勒泡沫來到這個宇宙。現在我們的技術沒有那麼好,所以隻能找有我存在的其他宇宙,把我的電子訊號傳輸到這個宇宙的我的大腦中,這樣實際意識也是我了。

大腦本身就可以釋放電訊號的,雖然很弱。利用這點,在每次傳輸都附加標準回傳信息……我的腦波訊號,開頭部分是定位訊號,結尾部分是回傳訊號。到了回傳訊號的定時後,定期在這個宇宙的替身大腦釋放一個信息,刺激一下大腦,然後這個大腦就會釋放我特征的電訊號回去。那邊負責捕捉接收。這樣就可以了。

從這兒說吧:在19世紀的時候,物理界有個共識,象光啊,電磁啊,這類的能量都是以連續波的形式存在的。所以我們至今都在用光波、電磁波這類的名詞。對於這一點上,是19世紀的物理界的很大成就。如果有人對此質疑的話,用一個實驗就能證實這一點。這是個很簡單的實驗,任何人都能做。咱們先說第一步:假設啊,假設你在我這個門上掏出個豎長條的縫隙來,我站在外麵用手電向裏麵照射,你關了燈在屋裏看。牆上會有1條光帶對吧?好,現在假設門上掏了2個豎長條縫隙,我還是站在外麵用手電筒照射,你會在屋裏的牆上看到幾條光帶?透過縫隙的光波是相幹的,在有些地方互相疊加了,然後就是你看到的,出現了一係列明暗效果的光柵。我們還是假設,假設門被掏出了4條縫隙,牆上的光帶會是多少?這種情況下得到的光柵隻有剛才的一半。因為縫隙過多,就造成了光波互相抵消掉,互相幹涉了,這也就是光幹涉現象。這個實驗叫‘楊氏雙縫幹涉’。實驗證明了光是波,但是後麵出了個小問題:用光照射金屬板,會產生電流,沒人知道為什麼。後來經過反複試驗,通過研究金屬板上光線的量和產生電流量的關係,得到了一個結論。結果就是:光其實連續獨立單元形式存在的能量,也就是一種粒子。這就是量子物理學的開端。然後物理學家們開始爭起來了,但是誰都沒辦法否定——因為這不是說說的事兒,計算過程擺在那裏,沒有作假。這種混亂直到愛因斯坦對於原子的研究以及粒子的研究發表後才結束。愛因斯坦把光粒子叫做光子,正是因為光子衝擊了金屬板,才產生了電流。到了現在,已經證明了光子是帶有波特性的粒子。這麼說吧,因為光子足夠快,還是連續的,這個理解了?就像你扔出一把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