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古典音樂(1 / 2)

精彩推薦

交響曲:C大調No.41《朱庇特》;協奏曲:《四季》;室內樂:《小步舞曲》;獨奏曲:小提琴隨想曲《魔鬼的笑聲》;歌曲:《過去的好時光》;管弦樂:《幸福精靈之舞》;聲樂:《綠葉青蔥》;芭蕾音樂:《天鵝湖》組曲;圓舞曲:《藍色多瑙河》;宗教音樂:《安魂曲》。

專家講評

1.古典音樂知識簡介

本書內容涉及娛樂方麵的知識。很多人都認為古典音樂深奧難懂,所以我們大多數的人都不敢或不願意接受古典音樂。許多願意嚐試接受它的人又不知如何開始欣賞古典音樂。其實對待古典音樂,未必每個人都要像學者般研究它,也未必要具有高深的音樂知識。隻要肯嚐試接觸,就是非常好的開始。隻要喜愛古典音樂,隨著接觸的時間增……

很多人都認為古典音樂深奧難懂,所以我們大多數的人都不敢或不願意接受古典音樂;許多願意嚐試接受它的人又不知如何開始欣賞古典音樂。其實對待古典音樂,未必每個人都要像學者般研究它,也未必要具有高深的音樂知識。隻要肯嚐試接觸,就是非常好的開始。隻要喜愛古典音樂,隨著接觸的時間增加,自然你就知道如何欣賞學習了。一個古典音樂的愛好者,在接觸音樂作品時應該具備的基本概念是:人類的藝術是一種需要經過了解、溝通,才能夠真正進入欣賞層次的心靈活動,美術、建築、雕刻、音樂都是一樣。當然這必定得花去一點兒時間做些功課才行,有很多入門的人最好先做點功課。其實,做音樂功課是一點兒也不困難的,也沒有什麼太大的麻煩。一般的來說,一些比較淺顯的認知就可以了,隻要手頭上有一兩本簡述樂派風格的資料或者書本,就可以從中獲得各樂派音樂風格的特征。

首先,你應該有一本比較好的音樂辭典之類的工具書,例如:"外國音樂辭典"、"古典音樂欣賞"、"音樂聖經"、"CD指南"等。以便對西方音樂史、作曲家等有一初步的認識,了解西方音樂史不同時期的各種流派的劃分,主要作曲家及代表作。

2.古典音樂的發展

中世紀時期(1450年前)

這個時期的古典音樂是以教堂音樂為主的,大多是單聲部音樂,如格裏高利素歌等,由於時間的久遠,人們已經無法知道具體的作曲家的姓名。

這個時期保存下來的音樂主要是羅馬天主教會在教堂中廣為演唱的單聲部歌曲集;大多用於兩種禮拜儀式:一是彌撒,歌詞為紀念基督最後晚餐及其獻身事跡,這是教堂儀式的中心;二是日課,就是修道院每天詠唱的八課聖事,主要以詩篇為主。

文藝複興時期(1450~1600年)

在這個時期,好多的人類藝術都再生了,音樂的理論及實踐得到極大的發展,以聖經故事為主,創作了大量的教堂音樂,彌撒曲、安魂曲等。

巴洛克時期(1600~1750年)

在這個時期音樂有了長足的發展,產生了一批偉大的音樂家。

這個時期的音樂也就是現代演奏會的先河。作曲家手下的巴洛克音樂帶有顯見的特性:華麗、複雜、藻飾、扭曲,著重於超現實和雄偉宏奇,這些特質都能彼此融會貫通。如果說文藝複興時代(以及後來的古典時代)代表著井然的秩序和澄澈的表現,那麼巴洛克時代(及後來的浪漫時代)就是代表著騷動、不安和疑慮。

四聲部的和聲,以及加上文字指示和弦的"數字低音"都產生於巴洛克時代;舊有的教會調式消逝,大小調音階係統和沿用至今的相關調性之崛起,是巴洛克時代的大事。另外,節奏思想也在這個時代萌芽,也就是在音樂曲譜中加入小節線。這些形式日後直接衍生為奏鳴曲、交響曲、協奏曲、前奏曲與變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