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 臨證輯要(八)(1 / 3)

(七)癲狂治驗

癲狂是精神失常的疾病。《素問·脈解篇》說:“陽盡在上,而陰氣從下,下虛上實,故狂癲疾也。”《難經·二十難》說:“重陽者狂,重陰者癲”。癲疾表現為沉默癡呆,語無倫次,靜而多喜;狂則躁動不安,叫罵不休,登高而歌,言語不避親疏等。發病多由七情所傷。癲虛狂實,癲證兼痰氣鬱結,狂證多痰火上擾。二者在臨床上常可相互轉化,因此常常統稱癲狂。

癲狂之證,多與七情所傷有直接關係,或以思慮不遂,或以悲喜交加,或以惱怒驚恐,損傷心、脾、肝、膽,導致髒腑功能失調,陰陽失衡,而產生氣滯,痰結,火鬱,血瘀等,蒙閉心竅而引起神誌失常。狂證屬陽,癲證屬陰,病因病機不同。如《臨證指南醫案·龔商年按》說:“狂由大驚大恐,病在肝、膽、胃經,三陽並而上升,故火積而痰湧,心竅為之閉塞。癲由積憂積鬱,病在心脾包絡,三陰蔽而不宣,故氣鬱則痰迷,神誌為之混淆。”癲證多由思慮太過,所求不遂,以致肝失條達,脾氣不運,津液凝滯成痰,痰蒙心竅,神明失常,發為癲疾。狂證則多由思慮惱怒,情誌抑鬱,肝胃火盛,夾痰上擾,乃致神誌逆亂,而成狂證。

1.辨證

(1)癲證。

主症:沉默癡呆,精神抑鬱,表情淡漠,或喃喃自語,語無倫次,或時悲時喜,哭笑無常,不知穢潔,不思飲食,舌苔薄膩,脈象弦細或弦滑。

證候分析:本病多由長期憂鬱,情誌不舒,而致肝鬱脾虛,痰濕內生,上蔽心竅,因而出現上述諸症。

(2)狂證。

主症:狂證初期多性情急躁,頭痛失眠,麵紅目赤,繼則叫罵不休,登高而歌,棄衣而走,不避親疏,或毀物傷人,力逾常日。大便燥結,舌質紅絳,苔黃膩,脈象弦滑而數。

證候分析:狂證多實,以痰熱上擾清竅者為多。病位以肝、膽、胃為主,三陽之氣化火,上逆蒙閉心竅,因而成狂。

2.治療

(1)癲證。

治療原則:解鬱化痰,安神定誌。

取穴:巨闕、膻中、神庭、大陵、豐隆、勞宮、湧泉。

方解:巨闕、膻中理氣解鬱,神庭、大陵安神定誌,豐隆、勞宮、湧泉泄火化痰,諸穴相伍,則可達清心泄火、解鬱化痰和安神定誌之效,從而達到緩解癲證的作用。

(2)狂證。

治療原則:清心泄火,開竅豁痰。

主穴:大椎、強間、人中、鳩尾、神門。

配穴:後溪透勞宮,間使透支溝,合穀透勞宮,太衝透湧泉。

方解:神門清心火,大椎為足太陽經與督脈交會穴,可泄陽熱之邪;鳩尾為任脈之穴,具有清泄痰熱之效;人中、強間均為督脈穴位,多用於神誌係統疾病,尤以鎮靜安神效佳。幾組透穴施用瀉法,具有清泄痰熱、安定神誌之功。

3.臨床經驗穴

(1)百會、神庭、中脘、內關、豐隆、行間。

(2)督脈十三針。

(八)癇證治驗

1.概說

癇證特征為發作時突然昏仆,口吐涎沫,兩目上視,四肢抽搐,或口中如五畜號叫之聲,故又俗稱“羊癇風”,過一段時間則蘇醒,醒後一如常人。《證治準繩·癲狂癇總論》:“癇病發則昏不知人,眩仆倒地,不省高下,甚而瘛抽掣,兩目上視,或口眼斜,或口作六畜之聲。”本病多與肝、脾、腎三髒有關,腎虛則肝失濡養,體弱而用強;脾虛則精微不布,痰涎內結。偶因情誌失調,飲食失節 ,勞累過甚,肝風夾痰隨氣上逆,清竅被蒙而突然發作,兒童則多因先天不足,神氣未充而發,可概括為:

大驚大恐→損及肝腎;

飲食不節 →脾胃受傷→水穀之濕聚為痰涎;

肝氣失調→陽亢風動→觸犯積痰,乘勢上逆→壅閉經絡→阻塞清竅→癇證發作。

2.辨證要點

輕證:表情淡漠,不動不語,呆木無知,麵色蒼白或一驚即過。

重證:來勢急驟,突然昏仆,號叫倒地,兩目上視,口吐涎沫,抽搐時間較長,有持續數小時不醒者。

3.治療

(1)輕證。

辨證:平日少言寡歡,麵色淡黃,伴心悸氣短,倦怠無力,腰酸肢軟,舌質淡紅,舌苔薄白,脈細滑。多由肝鬱脾虛,或思慮勞倦,或先天不足所致。

治療原則:解鬱疏肝,健脾寧心。

取穴:①肝俞、心俞、脾俞、腎俞。②百會、中脘、氣海、豐隆、行間、列缺。

手法:平補平瀉。

方解:以上兩組穴位交替使用。肝俞、行間疏肝理氣;列缺、豐隆調氣化痰;心俞、脾俞、腎俞補先天、益後天,養心血以安神;百會、中脘、氣海益氣養血,升清化濁。諸穴相伍,可共奏疏肝解鬱,健脾化痰,寧心定癇之效。

(2)重證。

辨證:患者多為嗜食肥甘,體態豐滿,或煩躁易怒之體,發病之前先有眩暈、頭痛、胸悶、欠伸等表現,旋即昏倒,不省人事,麵色蒼白,牙關緊閉,兩目上視,手足抽搐,口吐涎沫,口中發出類似豬羊等的叫聲,甚至二便失禁。移時蘇醒,恢複常態,舌苔白膩,脈多滑數。本證多為風痰上壅,清竅被蒙所致。

治療原則:宣竅化痰,熄風定癇。

取穴:人中、合穀、太衝、百會、風府、鳩尾、豐隆。

手法:瀉法。

方解:急刺人中開竅醒神。合穀、太衝合為四關,可以鎮驚熄風、平肝潛陽。百會、風府二穴是治風要穴。大凡癲癇之證,多因痰涎內結,日久化火,火化而生風,風氣上逆,蒙閉清竅而發病,故用百會、風府可熄風解痙。豐隆調理脾胃,促進運化,豁痰定癇,還可解除生痰之源。鳩尾為治癇驗穴,具有鎮靜寧心之效。

(3)發作後。

辨證:發作後除疲乏之外,一般無明顯自覺症狀,但久病反複發作由於體虛,多見精神萎靡,麵色不華,頭暈心悸,食少痰多,腰酸肢軟,舌質淡,苔白,脈細滑。為心、脾、腎三髒俱不足之表現。

治療原則:補養精氣,健脾化痰。

取穴:五髒俞加膈俞、百會、中脘、氣海、內關、足三裏、三陰交。

手法:補法。

方解:五髒俞補五髒之精氣,膈俞調氣血,精氣充盛,血氣調和則心寧腦健。中脘、氣海補中益氣,健脾化痰。足三裏、三陰交為健脾胃、益後天、充氣血之要穴。百會益氣升陽;內關寬胸理氣,二穴合用,可加強補五髒、調氣血之效。

療效判斷標準:

痊愈:兩年以上未發作者。

好轉:重症發作次數減少,間隔時間延長。

無效:發作次數和症狀均不減輕。

4.典型病例

患者劉某某,男,39歲,1983年12月初診。主訴癲癇發作兩年。自訴於兩年前的一個夜間突然號叫一聲,將家人驚醒,視之兩目上視,牙關緊閉,口吐白沫,頸項強直,四肢抽搐,家人急進行呼叫而不醒,正待驚慌欲送醫院之際,患者長歎一聲而醒,自訴頭暈頭痛,無力欲睡。第2天去某醫院就醫,診為癲癇發作,並給予苯妥英鈉治療。同時也在另一醫院進行針灸治療。此後每月發作1~2次,每次約十數分鍾。自訴發作時與情緒變化有關。來我院就診時症狀為頭暈,頭痛,耳鳴,便秘,平時性情急躁,舌苔黃膩,脈弦滑。

據脈參證,係肝旺痰盛,陽化風動,觸犯積痰,上擾清竅,蒙閉神明,而致本病發作。擬安神定誌,平肝滌痰法治療。取大陵、巨闕、百會、豐隆、太衝、心俞、膻中等穴加減治療。針治十餘次,效果不顯,後加四關穴治療8次,癲癇發作控製,隨訪兩年未複發。

5.按語

四關穴具有調和氣血,平肝潛陽,鎮靜止痛,安神定誌,搜風理痹,急救等多種功效,尤以鎮靜安神療效最佳。適用於肝旺、痰積、火盛、風動等陽亢之證,本證正是此型。故治療甚屬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