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瓜子:又叫冬瓜仁、白瓜子、瓜子、瓜瓣,是葫蘆科植物冬瓜的種子,富含脂肪、油脂、皂甙、尿素、亞油酸、甘油三酯、棕櫚酸、油酸、硬脂酸、瓜氨酸等成分。中醫理論認為,冬瓜子性味甘、涼,入足厥陰經,有潤肺、消癰、排膿、消腫、化痰、利水等功效,主治痰熱咳嗽、肺癰、水腫、腳氣、腸癰、淋病等症狀。《日華子》記載:冬瓜子“祛皮膚風,潤肌膚。”
桃花:桃花是薔薇科落葉小喬木桃樹或山桃的花,單生,有紅、白、粉紅等顏色,重瓣或半重瓣。中醫理論認為,桃花性味甘、平,無毒,有消食順氣、美容護膚等功效,《千金藥方》記載:“桃花三株,空腹飲用,細腰身。”
白楊皮:楊柳科植物山楊樹的皮,一年生枝為黃褐色,有光澤;多年生枝為暗灰色或青灰色,皮孔明顯。秋季采集樹皮,鮮用或曬幹之後使用。中醫理論認為,白楊皮性味苦、寒,有清熱解毒、行瘀、祛風、消痰、利水等功效,主治撲損瘀血、妊娠下痢、腎炎、風痹、腳氣、牙痛等病症。
製作方法
(1)冬瓜子仁、桃花和白楊皮分別洗淨、搗爛,研成粉末;
(2)冬瓜子仁末、桃花末和白楊皮粉末放到碗中,調勻後加入蜂蜜,攪拌均勻,加工成直徑約1.5厘米的丸子即可食用。
食用方法每日3次,每次5丸,飯後食用,連服20日。
功效口味清香、甜潤,具有祛斑增白的效果,對麵部皮膚的色素沉著有很好的消散去除作用。
溫馨提示冬瓜子和白楊皮最好烘幹或炒熟後使用。
4.補血祛斑——木耳田七紅棗湯
原料黑木耳50克,紅棗10枚,田七15克,生薑2片。
原料性狀
田七:田七又叫三七,屬五加科植物田七的幹燥根,主產於我國雲南省。中醫理論認為,田七味微甘而苦,生用可止血強心、散瘀生新、消腫定痛;熟用可活血、補血、補虛。最新研究表明,田七含有四環三萜皂甙和黃酮類化合物,有調節血壓、增加冠脈血流量、擴張冠狀動脈、降低心髒耗氧量等功效,對冠心病引起的胸悶、心膠痛等病症有較好的療效。
製作方法
(1)黑木耳放到水中浸軟,去掉雜質後切碎;
(2)田七洗淨,切碎;
(3)紅棗清洗幹淨,去核;
(4)將黑木耳、田七、紅棗和薑片放到鍋中,倒入10碗水,用大火煮沸後改用中火煮兩個小時左右,然後用少許精鹽調味即可飲用。
食用方法每日兩次,每次約100克,早晚食用。
功效具有活血調經、潤肺補氣血的功效,對臉部黑斑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5.淡化色斑——紅燜苦瓜
原料苦瓜200克,瘦豬肉20克,紅辣椒1個,大蒜5瓣,精鹽、味精、白糖、老抽王、色拉油、熟雞油、高湯和澱粉各適量。
製作方法
(1)苦瓜洗淨,切開去籽,然後再切成小塊;
(2)瘦豬肉洗淨,切成小粒;
(3)紅辣椒洗淨,去籽,切成小粒;
(4)鍋中加水,旺火燒開後放入苦瓜塊,用中火略煮片刻,撈起衝透;
(5)淨鍋放色拉油,加溫至5成熱時放入大蒜和瘦肉粒,煸炒出香味時加入苦瓜塊,翻炒片刻後加入高湯和適量的精鹽、味精、白糖和老抽王,旺火燒開後改用文火,燒透後撒上紅辣椒粒,再用澱粉勾薄芡,最後淋上熟雞油即可出鍋食用。
食用方法佐餐食用。
功效可以有效改善皮膚的油脂分泌狀況,並對麵部黑斑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6.淡化黑斑——黑豆雞爪湯
原料雞爪250克,黑豆100克,精鹽適量。
原料性狀
黑豆:又叫櫓豆、料豆、零烏豆,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胡蘿卜素、糖類、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大豆黃酮甙、大豆甾醇、膽堿、泛酸、葉酸、鈣、鎂、鉀、鐵、錳、鋅、銅、鉬、硒、磷等成分,有“豆中之王”的美稱。中醫理論認為,黑豆性平,味甘,無毒,有補虛烏發、軟化血管、滋潤皮膚、延緩衰老、補腎滋陰、清熱解毒、滋養健血、補血明目等功效。經常食用能駐顏、明目、烏發,使皮膚白嫩。
製作方法
(1)揀去黑豆的雜質,用清水衝洗幹淨,放到盆中,用清水浸泡30分鍾,撈出控水;
(2)雞爪清洗幹淨,放到沸水鍋中燙透,撈出控水;
(3)鍋置火上,加入適量的清水,放入雞爪和黑豆,用旺火煮沸後撇去浮沫,改用文火繼續煮燉,待雞爪、黑豆熟爛後,用精鹽調味即可食用。
食用方法每日服1次,連食10日。
功效清淡、鹹香,有祛斑增白之功效,特別適合顏麵起黑斑者食用。
7.祛除雀斑——木耳西紅柿雞塊
原料鮮雞肉150克,西紅柿2個,水發木耳20克,紅花5克,蔥段、薑片、精鹽、味精和米醋各適量。
製作方法
(1)鮮雞肉洗淨,切成小塊;
(2)西紅柿清洗幹淨,放到榨汁機中榨汁;
(3)水發木耳洗淨,切成小片;
(4)紅花衝洗幹淨,放到碗中,加入適量清水,浸泡片刻,撈出瀝水;
(5)將雞肉塊、薑片、蔥段和米醋倒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清水,用旺火燒開,撇去浮沫,改用文火煮45分鍾左右,然後加入西紅柿汁、紅花和木耳,繼續煮5分鍾左右,用精鹽、味精調味後即可食用。
食用方法佐餐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