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唐睿也在半筆齋啊(1 / 2)

端木賜不自覺地看了眼危月,不知百年之後,自己再回想起這個人的時候,會不會又是同樣的一番心情。

答案是肯定的。

朋友們一個接一個地變成了墓碑,舉世無知音,這是怎樣的一種悲哀啊。

危月對端木賜注視過來的這個眼神感覺很奇怪,甚至於詭異,反正不正常。

不知不覺間,他們路過了一間又一間的老店,像是穿梭了一段又一段的時光。

危月表現的比端木賜更像個中國本地人,“端木君你看那家店子,門口上的那塊招牌據傳是章太炎寫的;還有那家,聽說是光緒十一年開的,不過主家換了好幾個了;唔,還有對麵這個,聽說他們家賣的瓷器是末代滿洲皇帝溥儀從紫禁城裏偷偷搬出來的......”

很明顯,危月在來之前做過細致的調查才會對這裏的情況如數家珍,有時候這個人的細致處就連端木賜也不得不甘拜下風。

“半筆齋在哪?怎麼還沒到?”端木賜的口氣活像真的有個人在那裏等著他一樣。

危月對這個老朋友的“間斷性精神失常”已經有些見怪不怪了,他想了一下,“大概還要再走三分鍾,就在左邊拐進去的那個巷子裏。”

……

……

半筆齋是個老店了,老到誰都不知道這家店子是什麼時候出現在這裏的,仿佛一直存在在這條街上,不曾消失過。

年輕的客人站在一座小閣樓前,抬頭看著“半筆齋”的招牌,筆力虯勁,必是名家手筆!

果然,危月在一旁解釋道,“聽說這半筆齋的招牌是民國大書法家於右任老先生的親筆,隻是店家後來唯恐招牌被雅賊所竊,所以又複製了一個,現在這個算是拓本,真跡早就藏起來了。”

端木賜點點頭,然後與危月一道推開了“半筆齋”的雕花雙開木門,從容踏進了這片地方。

端木賜抬頭,看見不少人。

其實在來的路上,端木賜曾近問過危月,“為什麼你一個初來乍到的日本人卻能知道這種消息,而且還是如此的及時,莫非你有什麼特殊情報來源?”

危月卻是一笑,說,“端木君,我這次來中國是離家出走啊,我難道會亂找地方嗎?我來海山不是因為別的,而是因為我的母親就是海山人啊。”

“海山人?”這還是端木賜第一次知道危月母親的籍貫。

“嗯,是海山人。”危月點點頭,“這間半筆齋的老主人其實就是我母親的書法老師,他曾經教過我母親書法,到現在我跟他都還有聯係,逢年過節也會托人從日本帶一份禮物給他,所以這次有重大消息他也會通知我。”他頓了一下,“我喜歡書法。”

……

……

半筆齋的內部結構其實和普通的閣樓並沒有什麼區別,隻是更有格調一些,卷簾後有人彈琴,正廳有人在演示鬥茶,青銅澆鑄的鼎式爐也在散發著嫋嫋青煙,為這片空氣中帶來一陣熏香的味道。

在左邊的紙窗下,有好幾排藤椅,上麵坐著一些老人,也坐著一些年輕人。

危月見端木賜的目光飄向那個方向,便輕聲解釋說,“王獻之書法現世,可謂書法界之盛事,隻是此間主人不欲使太多人知曉,便止請了十幾個相知相熟的書法同道過來鑒賞,至於那些年輕人也是書法界的後起之秀,跟過來見世麵的。”

“你我就屬於這類來見世麵的。”危月最後總結道。

“哦,那這位‘後起之秀’也是來見世麵的?”端木賜用眼神示意方向。

危月看了一眼,搖搖頭,“我不認識。”

端木賜輕笑,“但我認識啊——唐家少爺,唐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