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這個《天鵝湖》和端木賜的《霓裳羽衣舞》一樣,也是刪減版的。時間方麵不允許是一個原因,學生的舞蹈功底不足也是一個原因。而後者的分量要大於前者,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端木賜感同身受。
很快在一片歡呼聲中,芭蕾舞演員們退了場,接下來就是端木賜他們的表演了。
觀眾們突然發現全場一暗,燈光盡熄,不由得有些小小地騷動。而這時端木賜他們趁著黑登場就位,各種道具也一一擺放整齊。
等燈光大亮的時候,觀眾們陡然發現,那些短衣短裙的芭蕾舞女郎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個姿色出眾的古裝美人……和一個俊美非凡的白衣公子。
“好!”觀眾們一見到這個造型,頓覺眼前一亮,叫好聲與藝術館外的叫好聲相互輝映,此起彼伏。剛剛的演出是西方舞蹈,而如今又變成了純粹的東方舞樂。強大落差之下,更能震撼人心!
很快,音樂聲飄揚而起,是純粹的古樂器。音色曲調極美,評委中有修習音樂的老教授已經開始點頭讚歎起來。而其餘的學生們雖說音樂素養不高,但好聽不好聽還是分辨的出來的,當場又叫了一聲好。
“亭皋正望極,亂落江蓮歸未得,多病卻無氣力。況紈扇漸疏,羅衣初索,流光過隙。歎杏梁、雙燕如客。人何在,一簾淡月,彷佛照顏色。
幽寂,亂蛩吟壁。動庾信、清愁似織。沈思年少浪。笛裏關山,柳下坊陌,墜紅無信息。漫暗水,涓涓溜碧。漂零久,而今何意,醉臥酒壚側。”
一首詞唱出,更是渲染了古典的氣氛,觀眾們的興致也越發高昂。
舞台上開始噴起了煙霧,仿佛仙境。盡著白衣的舞者們開始翩翩起舞,如同白雲漂浮。而端木賜和蘇舞雩作為領舞者自然是最吸引眼球的,因為就他們站的最靠前。舞蹈動作最多,其餘人大抵隻是陪襯和背景而已。
實際上單憑姿色來說,端木賜和蘇舞雩也是最吸引眼球的——
端木賜一身白色古衣,大袖飄飄,極有風度,仿佛古代的文人書生。而蘇舞雩一身白色宮裝,高貴如冰蓮,兩人站在一起,實在是不要太養眼!
舞蹈演員們來回舞動,蘇舞雩和端木賜也來回互動,一個相視良久的對視,一個欲拒還迎的攜手,一個黯然神傷的回眸,都能極大地跳動觀眾們的情緒和心神。
如果說前麵那些表演者們的表演是技術上的,那麼端木賜他們的表演就是意境上的。從層次上來說,兩者就不是同一個層次上的。當然,要這麼做首先還要自己有本事才行,所謂“打鐵還需自身硬”,否則就是一個畫虎不成反類犬的下場。
觀眾們仿佛都帶入了進去,好像自己就是那個男人,到月宮裏與仙子相會,但是卻人神殊途,最終難免分離——
在一舞結束之後,觀眾們爆發出了空前的尖叫聲和掌聲,誰勝誰負,已經不言自明。
盛唐歌舞在21世紀,也依然有著難以比擬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