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p2空手跳
主要是訓練孩子熟悉、掌握“跳”的節奏。媽媽可以和孩子麵對麵站著,邊拍手說“一二三”邊隨著節奏雙腳跳,反複數次。然後,依照已經熟悉的節奏,媽媽從孩子的身後拉著他的雙手,讓他的雙臂模仿跳繩的樣子旋轉搖動,配合跳躍。最後,再讓孩子雙腳同時跳起、落下,配合兩臂空手搖動。搖動時以肩為軸,手腕用力、兩手心向下或相對。
Step3袋鼠跳
孩子站在媽媽身前,媽媽搖繩,一邊念叨著“一二三跳”,一邊帶著孩子像袋鼠一樣雙人跳,讓孩子體會雙腳離地、繩子從下麵滑過的感覺。
Step4親自上陣
孩子一隻手握住繩的兩頭,按節奏模仿跳繩動作,要求繩子落地時雙腳跳動。可以左、右手交替拿繩。熟悉了這個動作,再教孩子兩手握繩柄,繩垂在身後,由後向前搖繩,雙腳隨著繩的搖動迅速跳起,繩從腳下滑過。跳繩Step5花樣逆向跳如果孩子學會了最基本的跳法,不妨教他逆向跳--繩垂在身體的前麵,雙手由前向後搖繩,其他動作不變。
單腳跳把重心放在起跳腳上,另一隻腳懸空,手的動作不變,繩子從跳動的腳下滑過。一隻腳跳累了換另一隻。
左右開弓雙腳交替跳--單數時,繩子從一隻腳下通過;雙數時,從另一隻腳下通過,如此循環往複,直到累了為止,速度由慢而快。
行進跳跳一下往前進一步,類似於跑跳。以“左右開弓”的方式跳要防止懸起來的那隻腳鉤住繩,把自己絆倒;雙腳行進跳時則身體不能過度前傾,那樣容易摔傷。安全備忘-舒筋活血跳繩之前最好活動一下全身,尤其是相關的部位,如跳繩肩膀、手臂、手腕、腳踝,避免扭傷、挫傷。開始跳繩後,速度由慢到快、循序漸進。
-不可忽略前腳掌
起跳和落地是前腳掌的“任務”,因為腳後跟著地,時間長了會產生很多隱患--大腦、腳踝和脊柱都有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同時,膝蓋應微微彎曲,緩和膝蓋、腳踝與地麵接觸時的衝撞。
-對地麵也有要求
地麵一定要平坦,最好鋪上地毯或軟墊。不宜在鬆動的土地上練習,否則,繩摩擦地麵會揚起很多塵土,汙染孩子的呼吸道,對眼睛也不好。
-時間選擇
跳繩的時間一般不受限製,不過要避開飯前和飯後半小時之內。
跳繩注意事項
1.跳繩者應穿質地軟、重量輕的高幫鞋,避免腳踝受傷。
2.繩子軟硬、粗細適中。初學者通常宜用硬繩,熟練後可改為軟繩。
3.選擇軟硬適中的草坪、木質地板和泥土地的場地較好,切莫在硬性水泥地上跳繩,以免損傷關節,並易引起頭昏。
4.跳繩時須放鬆肌肉和關節,腳尖和腳跟須用力協調,防止扭傷。
5.胖人和中年婦女宜采用雙腳同時起落。同時,上躍也不要太高,以免關節因過於負重而受傷。
6.跳繩前先讓足部、腿部、腕部、踝部作些準備活動,跳繩後則可作些放鬆活動。跳繩比賽規則由理學院分團委外聯部舉辦的跳繩比賽將在4月9日下午,在獅子山廣場舉行,本次活動由單跳、雙跳和混跳三個環節組成。各參賽隊員在比賽過程中要聽從安排,尊重裁判和其他選手,以“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態度參與進來。
為了使本次活動有序、有效果的開展,特擬定如下規則:
一、單跳
1、將所有參賽選手分成三組,分組由各隊負責人抽簽決定。每隊有一個小裁判,每一組有一個總負責人;2、隊員在製定的範圍內跳,若超出界線,則此次視為無效;3、每隊每個隊員限跳15個,以搖力的形式輪流,最先完成的隊積分5分,第二名積分3分,第三名積分1分;4、單跳限時15分鍾,如果在15分鍾內沒完成的,視為棄權,積分0分;5、在裁判發出信號之前,運動員不得擅自動作,否則視為無效;6、在比賽過程中,運動員進行跳躍,騰空一次,繩過一次,計數為一。
二、雙跳
1、再次抽簽,揮參賽隊分成三組,同單挑;
2、每隊隊員分成四組,每組隊員在指定的範圍內跳,若超出界線,則視為無效;3、每隊的每組成員限跳5個,同單跳3;4、雙跳限時15分鍾,在15分鍾內沒完成的隊,視為棄權,積分0分;5、在裁判發出信號之前,運動員不得擅自動作,否則視為無效;6、在比賽過程中,兩名運動員同時跳,繩過兩人腳,計數為一。
三、混跳
1、各隊負責人抽簽,分三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