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李鵬飛睡到了中午才懶洋洋的起床,洗簌。然後帶著自己的雙肩背包,將自己的像護照簽證等帶著去日本政府注冊成立一家公司。
在街上找了一家拉麵店,吃了三碗拉麵,不說別的胖子重生成李鵬飛之後,李鵬飛感覺自己的飯量大了很多。
然後搭乘JR列車去東京都政府,去注冊一家公司。
》》》》》》
一個政府的公職人員態度還算可以,那個青年對李鵬飛詳細了解了一下李鵬飛的想法,就對李鵬飛講了一下日本公司的一些規則。
他首先說一下日本的社會經濟。話語中充滿了自豪與對日本未來的樂觀看法。當然李鵬飛對這些隻能當耳邊風,他又不能告訴對方你們日本經濟快要完蛋了。這裏不是說他現在如何如何的好,首先說一下日本的公司雇員製度。它叫做終身雇傭製,聽到這個製度可能就有的想穩定的人就覺得這多麼好的一個製度呀!的確在日本經濟泡沫破滅前日本的終身雇傭製是日本對外宣傳的日本經濟奇跡的“三大法寶”。這在當時可是比中國教師,公務員(以後基層的公務員說不定也要像教師一樣經常考試)都要鐵的鐵飯碗。這種製度並不是法律規定,而是一種社會的像倫理和利益一樣的潛規則。員工在那家公司工作,不是發生重大的損失和違反公司重要規定,那麼就算他並不能勝任他的工作,你也不能辭退他,要養他直到他退休或者你破產。
還有一個與之配套的製度——年功序列製,這是一個對員工忠誠度很好的一個製度。它是這樣的,如果你在一家企業是正式員工,那麼不論你在那個崗位,在相同工齡的情況下,工資是不會差太多的,而在相同崗位,不同工齡的員工他們的工資有可能會差幾倍。所以一般日本人在30歲之後很少會有跳槽的,因為去其他公司你的工齡又要重新算了。
正因為這些情況,在日本新開的公司很少有做大的,而且在最後像那些索尼,三菱等大企業進入,一般的日本需要的公司就被這些大公司包圓了。因此我們很少能聽到日本有一家小公司能夠在幾年,十幾年內有能玩一個**絲逆襲。
不過李鵬飛這時又有些猶豫,日本的環境真心不怎麼樣,一年後它就陷入經濟危機,相對於中國和美國來說他的未來堪憂呀。
“對不起,聽了您的介紹我有不想開公司了。”
“嗯,沒關係,您可以想好後再來。”那個在東京都政府的工作人員對李鵬飛說道。
然後就是雙方說再見了。
》》》》》》》》》》》
中國與美國,中國毫無疑問未來25年是一個急速發展的大市場,而且因為現在還是剛開放10年左右,很多東西中國還沒有引進。可以這樣說,如果在這個時代的中國人隻要能出國一趟,然後找一下中國沒有或者沒有發展起來的行業,學習一下外國的經驗然後在中國發展,很有可能在中國發展起來。像中國的互聯網先驅們,他們大部分都去過國外,然後在中國發展起來。這些例子很多就不舉例了。憑借著25年的記憶,李鵬飛在中國無疑會發展得很好。
不過胖子有一個夢想,就是去好萊塢見識一下。既然重生了,而且現在中國還不穩定,李鵬飛就決定先去美國,去好萊塢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