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驅除心中的陰影(3)(3 / 3)

這完全是明知故問,而妙處就在於此。本來對方處心積慮要誘你招出某些話,隻需一句:“你說什麼呀?”攻守位置立刻調換,由於你不懂,對方必須進一步解釋。本來是他畫下編了號的小點要你去連成圖案,現在變成他得自己把這幅畫連給你看了。

例如,對方問你:“你昨天晚上到哪兒去了?”你回答:“嗯?”“怎麼啦?”或是“你問這幹嗎?”對方不得不直接說:“我九點半打電話給你,沒人接。”

又如,對方本來質問:“你喜歡那個女孩嗎?”你一裝糊塗,對方隻得說:“每次我過來,都見你和她在說話。”

以上兩種情形中引爆定時炸彈的都是對方,因為你裝了糊塗,本來隱含危機的一句話變成了一句比較容易應付的話,你也就不會被迫不打自招了。

如果對方來勢太凶,最有效的方法是《聖經》上所說的,別人打你這一邊臉時,你送上另一邊臉再讓他打。也就是拳王阿裏所說的:“站穩了讓對方去打,等他打累了,他自然就會倒下。”

假如有人走到你麵前,指著你的鼻子罵你是“慣用暗箭傷人的小子”,你不妨說:“哦?一共有幾支暗箭?”有人罵你:“你是我所見過的最懶惰的人!”你可以回答:“真的?你什麼時候發現的?”

你先承認,然後誘導對方說下去,直到對方辭窮為止。但是使用這個方法的時候有一個要訣:你要有足夠的自製力,耐心聽他說下去。如果隻聽一半你就發起脾氣,那就會前功盡棄。

如果你沒耐心也沒時間等對方說到無話可說的地步為止,有個速戰速決的方法,就是把他的棒子接過來,別強裝笑臉聽他罵你,改由你親自動口把自己罵個夠,叫他插不上嘴。

這時候,罵人的樂趣被你占去了,對方自然也就沒戲可唱了。

最後還有一個萬無一失的方法:沉默。如果你對如何應戰沒有把握,別忘記你還有不應戰的自由。你拒絕加入。

(3)“要是我的話,就不會這樣!”

這是一句假設的指責,說話者並沒有作出什麼結論。他為什麼不說明“這樣”會有什麼後果呢?為什麼不用直截了當的字句來責備你呢?”

可能有兩種原因:一是他還不能確定該作何種結論。他在等你自動招供“這樣”的後果會有多麼嚴重。二是他的反感、怒意或其他情緒還在持續著,要看你作何反應,他再進行下一步行動。

①你可用的回答有兩個:

“你為什麼不會這樣?”

“那麼你會怎樣呢?”

不論他怎麼回答,現在是你在控製局麵了。假如他把那句話又說了一遍,就顯然是示弱了。

②既然對方語氣不猛烈,那麼你就可以放寬肚量,表示能夠體諒他“這樣”。

“何必對自己那麼嚴格呢?”

“開始你不會,慢慢你就會了。”

或是以告誡的語氣說:

“是啊,我可不讚成你這樣!”

或者以高人一等的語氣撫慰對方:

“放心吧,我比你明白,不會出什麼問題。”

③如果情況允許,你願意強硬一點也行:

“如果我是你,我也不會這樣。”

“我知道你不會,你有苦衷。我不會怪罪你的。”

(4)“像你這種人,我見得多了。”

說出這種話的人對你的性格、為人采取的是一種蔑視態度。他未必真的知道你是哪種人,不過是要借這句話來告訴你:他不欣賞你,他看你不順眼。你可以采取以下幾種應對方式:

①完全同意他的話:“經常見嗎?”

②表示像你這種人很不錯:“算你運氣好!”

③故意誤解:“真的,我是AB型,你怎麼知道的?”

④慶幸他有這樣好的眼力?

“謝天謝地。你不知道好多人沒見過我這種人,害得我常常要作自我介紹。”

(5)“你父母是怎麼教育你的?”

談話中突然牽扯到你的父母,這是最令人惱怒的事,但是千萬別因為父母受了指責而生氣。

對方與你父母無冤無仇,並不打算侮辱他們,他的目的是惹你發火。這時,你一定要巧妙應對。

①別上鉤!你說:“我是爺爺奶奶帶大的。”

②你默默地想一會兒,然後說:“我記不得了,恐怕得麻煩你親自去問問他們。”

③作肯定的答複回敬他:“我隻記得他們教育我不可以問這樣無禮的問題。”

看了以上幾種情況,相信你再遇到類似的尷尬時,定能巧舌如簧,應對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