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瑞·奧特利一直想改掉自己的德州口音,打扮得也像個城市人,他還對外宣稱自己是紐約人,結果隻招致別人背後的訕笑。後來他開始重拾三弦琴,演唱鄉村歌曲,才奠定他在影片及廣播最受歡迎的牛仔的地位。
你在這個世界上是一個嶄新的、獨一無二的自我,為此而高興吧!歸根究底,所有的藝術都是一種自我的體現。你隻能唱你自己、畫你自己。你的經驗、環境和遺傳造就了你。不管好壞,你隻有好好經營自己的小花園,也不論好壞,你隻有在生命的管弦樂中演奏好自己的一份樂器。
6學會應付尷尬的局麵
尷尬總是不經敲門就進來騷撓你,我們要推開門,把這位不速之客用最恰當的方法輕輕地請出去。
你遇到過這種情形嗎?有人盤問你,指責你,用言語羞辱你,拿無聊的話來煩擾你,或找你嘮叨不休,你想找一句話把他頂回去,讓他住口,可是偏偏想不出來。事後,你仔細回想一遍,發現當時隻要說出某一句話就可以免受這一場精神折磨。然而事情已經過去,你隻能懊惱不已。於是就自問:“我當時怎麼就想不到呢?”
真正的問題在於:你可能根本就沒有存心想出一句應對的話。每次遇到這種情形,你就舌頭發麻說不出話,事後無可奈何地搖搖頭歸咎於自己的膽怯、呆板、一受壓力就驚惶失措等等。其實,無論你的自我診斷屬於哪一種,同樣都於事無補。而且一旦下了這種診斷,你隨時會想到自己缺乏應對能力,越是想到這一點,你就越會自怨自艾。
別人侵犯你不是因為他愛侵犯人,而是因為你好欺負。別人之所以擺出強者的姿態,是因為你先示了弱。
愛罵人的人、愛嘮叨的人、愛說無聊話的人也是一樣,如果沒找著逆來順受的人,他們也囂張不起來。
你不甘在這種人麵前居於下風,想對無端找你麻煩的人還以顏色嗎?可行的辦法隻有一個:
就是對不順耳的話加以反駁,不要張口結舌。
(1)要把別人的話聽明白
在對付冷嘲熱諷、反駁惡意傷人的言語之前,需要培養另一種更重要的能力——如何把別人說的話聽明白。這件事講起來似乎很容易,其實做起來也同樣簡單,隻要改掉平常追究言外之意的習慣,隻聽那句話的表麵意思即可。
譬如一句極普通的話:“你知道現在幾點了嗎?”如果你和大多數人一樣,就不會以直截了當的方式回答。也許你不是故意答非所問或不肯幫這個小忙去告訴對方確切的時間,而是因為你一向習慣於留心對方的語氣、聲調、表情和手勢,努力品味他的弦外之音,以至於沒聽清他說的話。
例如,你為了赴一個聚會,正在急急忙忙地穿衣服,你的太太(或先生)走進來,用不耐煩的語氣問:
“你知道現在幾點了嗎?”
你聽到的卻不是這句話,而是:
“你怎麼這樣慢吞吞的?”
所以你就回答說:
“我下班這麼晚,趕不上怎麼能怪我?我已經夠快的了!”
再例如,你和朋友一起吃晚飯,聊得很晚了,你太太(或先生)煩躁地板起臉來打個嗬欠問你:
“你知道現在幾點了嗎?”
你聽到的語意卻是:
“我困死了,怎麼還不回家?”
於是你的回答就變成:
“別急,馬上就走,再等一會。”
又如:你正在上班,走過一位同事身邊,他正把手表放在耳邊聽,見你走來,就問你:
“你知道現在幾點了嗎?”
你聽到的似乎是:
“我的表好像停了,你的表是幾點?”
於是你回答:
“我的表是十點一刻。”
同一句問話,卻有三種不同的回答。第一句問話暗含著責怪,第二句顯露出焦急,第三句明顯具有求助的意思。你的三種不同的回答都是從鍾表說起的,但卻不符合問話的要求。
嚴格地說,對於問話:“你知道現在幾點了嗎?”可能的正確回答有兩種:
“知道”或“不知道”。其餘的字句都隻是補充修飾。
當然,我們說話的時候用些修飾詞並不為過,而且可以說還有增強效果的作用。隻要你本意想這麼說,用了修飾詞自然無妨。假如你回答了人家並沒有問的話,與其多說不如少說。
(2)該裝傻時就裝傻
別人在講話,你聽著聽著,突然不懂別人針對你而說的話了。而以一種茫然的神情,傻裏傻氣地問:“你在說什麼呀?我聽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