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有你對金錢保持了一種正確、健康的心態,認為金錢就是金錢,它不等於快樂、幸福,也不等於生活的全部。這樣,你才能消除這70%的由於金錢所帶來的煩惱。
懂得了以上5項規則,相信你不會再為金錢煩惱了吧!
4讓錢作自己的奴隸
許多人偏偏甘心做金錢的奴隸,結果一生中都為金錢所累,他們為什麼不想一想,讓錢做自己的奴隸,那樣的生活就有意思多了。
卡耐基就是讓錢做自己奴隸的典型。
邁克是卡耐基的學生,可是他的錢總是花得光光的,他感到很苦惱,有一天,他找到了老師卡耐基。
卡耐基在林丘的水塘邊和邁克談起了他自己的經曆:
“早年,我在密蘇裏州的玉米田和牧草地裏幹活,那地方的環境,在浪漫主義詩人們看來,肯定洋溢著詩情畫意。但是,當年對於我來說,那兒簡直像是魔窟。我必須從事高強度的體力勞動,每天不得低於10個小時,每到晚上,都累得快要散架。付出這樣繁重的勞動,每天所得卻很有限!”
“生活實在是太艱辛了。為了節省5分錢的電車費,我不得不步行十幾裏路。”
“法國作家雨果說:‘貧窮使男人潦倒,使女人墮落,使兒童羸弱。’怎樣才能擺脫貧窮呢?我當時想:假如有一份存款,那就好了。”
“於是,我用步行了20天省下來的一美元電車費,在附近的銀行裏立了一個戶頭。”
“我的心境頓時為之豁然了:我有存款啦!於是,我有了一種踏實感,覺得有了存款就有了希望,有了著落。”
“10天後,我又在賬戶裏存進了一美元。就這樣,我不間斷地每隔20天存一次,每次都是不乘電車省下來的5美分。一年下來,我的存折上便是18美元了。”
“當時,我正需要50美元的款項。50美元,對於每天收入隻有5毛錢的我而言,難道不是一筆金額驚人的巨款嗎?50美元太遙遠了,於是我把目光停落在30美元上。又過了一段不算短的時間後,我在存折上出現了30美元的目標。接著又一步一步地走下去,最後終於存到了50美元。”
邁克聽得入了迷。他一聲不響地望著卡耐基,聆聽著。卡耐基繼續說:
“所以,為了實現一個大的目標,不妨將它分成若幹個小的目標,分步驟分階段地一個一個去完成,這樣能給人一種心理上的現實感、踏實感,堅定人的信心。沒有小目標而直接盯著大目標,就會使人產生渺茫,遙遠的感覺,從而產生很多障礙性的因素。”
“一位從事自由撰稿的作家曾經對我說,每當和出版商簽約後,麵對著數百頁稿紙,不免心頭緊張,擔心不能按期交稿。但是他又轉念一想,隻要每天寫一二十頁稿紙,那麼不出一個月就能寫完一部書。於是,他心情輕鬆愉快地投入寫作,果然在一個月之內,就順利完成了書稿。”
因此,卡耐基總結說,“存款也是這個道理。不要死死盯著一個天文數字般的金額不放,隻要堅持不懈地實現一個又一個的小目標,日積月累,存下一大筆錢是不成問題的。相信你的老鄰居也絕不是三年五載,更不是一朝一夕就存了10萬美金的。他是在數十年的歲月中,用涓涓細流彙成大海的呀。”
邁克點頭表示讚同。
“當我們存錢的時候,不妨恪守這樣一條準則,如果你想存10萬元,那麼應先以1萬元為目標。
“一筆筆較小的存款,積累起來就成了一筆較大的存款。一萬元,又一萬元,積少成多,聚沙成塔。一下子就存足10萬元,那是一般人不可能辦到的。”
但是實際情況是,在通常情況下,一般的工薪族是很難下定決心在銀行裏存一筆巨款的。同時,即使有了這種雄心,也由於一直不能存滿預期的數額而喪失信心,終致存款藍圖付諸東流。
紐約曼哈頓區某公司的一位職員,名叫拉爾夫,在參加卡耐基課程以後,曾就這個問題請教卡耐基的指導。
他告訴卡耐基,他一直希望能存足5萬美金。
曼哈頓的這位白領上班族當時的年薪為2萬美元。他說:“我原計劃每年存入1萬美元在銀行裏,5年時間即可存足5萬美元;可是,從目前的情形來看,這個計劃恐怕是要泡湯的了。”
拉爾夫是怎樣的情形呢?
第一年,他實現了自己的計劃,銀行的賬戶裏有了1萬美元。他很是興奮,因為他覺得在未來的幾年內,五萬美金的存款額是有些的了。
但是,在第二年,拉爾夫由於時常出入於比較高檔的娛樂消費場所,2萬美元的年薪所剩無幾。於是,存折仍然是一萬美元。
第三年,拉爾夫狂熱地追求一位白領麗人,為了博得她的芳心,他不惜一切代價。美鈔像流水一般花去了。這一年的薪水給花了個精光。而且,這還不夠,他還從存款中取出了6千美元,以填補當年的“財政赤字”。
第四年,他的年薪和銀行的積蓄全耗光了,還借了5千美元的債款。結果,他苦苦追求的那位女郎,還是讓一位財大氣粗的花花公子“獵獲”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