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呼吸問題時,我們必須要從影響呼吸運動的機製開始考慮。呼吸運動的力學表現是通過:(1)肺的彈性運動;(2)肺所在胸腔底部和兩側的活動。胸位於人體軀幹頸腹之間,而肺和心髒則是胸腔內的主要器官。胸腔由脊柱、肋軟骨、胸骨及下麵的橫膈膜圍成,這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胸部”。它幾乎可被喻為一個徹底封閉的圓錐體形胸廓,其小端朝上,錐體後麵是脊柱,前麵是胸骨和肋骨。肋骨共有12對,相對地分列於脊柱兩側。上部的7對肋骨被稱為“真肋”(即椎胸肋),與胸骨緊密相連;而下麵的5對肋骨則被稱為假肋,又稱“浮肋”(第8-12肋稱為假肋,其中第8-10肋借助於肋軟骨與上一肋的軟骨相連,形成肋弓,第11、12肋前端遊離)。肋間肌是兩層淺表肌肉,肋骨由於它的關係而被歸入呼吸係統。橫膈肌封閉於胸廓下口,將胸腔、腹腔分隔開來。吸氣時,肌肉會擴張,肺部因此產生足夠的真空空間,依照眾所周知的物理規律,空氣自然就進入了肺部。整個呼吸過程中,任何一個動作都要依靠肌肉的運動,因此,為了方便起見,我們將之稱為“呼吸肌”。若沒有這些肌肉的幫助,肺就不能進行擴張,而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取決於如何正確使用和控製這些肌肉。若能正確控製呼吸肌,便可使肺達到最大程度地擴張,充分地將足量空氣帶進呼吸係統,從而使人類的壽命最大化。
瑜伽將呼吸分成四種常見方式,即:1.上位呼吸2.中位呼吸3.下位呼吸4.瑜伽完全呼吸對於前三種呼吸方法,我們將略微介紹,但會對第四種呼吸方式作更細致地拓展介紹,這是瑜伽呼吸科學的最廣泛基礎。
上位呼吸
西方人稱這種呼吸形式為鎖骨呼吸。若以這種方式呼吸,人的肋骨、鎖骨和肩膀就會得到提升,同時收緊腹部可使腹內器官被橫膈膜向上推,後者也得到了提升。胸和肺的上部是容納空氣最小的部分,因此使用這種呼吸方式,吸入的空氣最少。此外,橫膈膜一升高,肺部就無法向下擴展了。胸部解剖研究也會讓大家信服,這種呼吸方式事倍功半,人們通常付出了最大的努力卻收效甚微。對一般人來說,這種呼吸方式可能是一種最壞的呼吸方法,微不足道的收獲卻需要消耗人體極大的能量,是一種回報低廉的能量消耗。西方人最常用這種呼吸方法,許多女人沉迷於此,甚至連歌唱家、牧師、律師等本該更了解其缺點的人,也經常在無知地使用。許多發音器官、呼吸器官的疾病,以及諸多“嬌髒”的炎症感染等,都源於這種野蠻的呼吸方法,令人討厭的刺耳聲也會伴隨這種呼吸不絕於耳。許多用這種方法呼吸的人,都會用嘴呼吸,如前一章中描述的那樣。
中位呼吸
西方人通常稱這種呼吸方式為肋骨呼吸,或肋間呼吸。它比鎖骨呼吸稍好一點,但是卻不如低位呼吸和瑜伽完全呼吸。用肋骨呼吸時,橫膈膜被推向上方、腹部收緊。肋骨也有某種程度地提升,胸部略有擴展。對呼吸方式不太了解的人一般都會采用這種方法。還有兩種更好的呼吸方式,我們隻略微提及而已,主要是想喚醒大家多注意它的缺點。
低位呼吸
這種呼吸方式比前兩種都好些。近年來,許多西方作家開始讚美它的優點,並且還賦予其諸多名稱,如:腹式呼吸、深呼吸、橫膈膜呼吸等。公眾對此更是熱切關注起來,它的確產生了很多好的影響,人們已經開始用它來取代上麵提及的幾種對人有傷害的呼吸方式了。許多“係統”呼吸方法基於低位呼吸應運而生,學生們不惜花費巨資來學習這些“新”的呼吸方法。盡管代價昂貴,但正如我們前麵所說,其良效也必隨之而來。那些耗資學習新呼吸方式的人們聽從勸告,徹底擯棄了過去習慣的不良呼吸方法——高位呼吸和中位呼吸,毫無疑問,其投資已經得到了豐碩的回報。盡管許多西方權威人士紛紛撰文立說,宣講這種呼吸方式的好處,但瑜伽士們早已清楚地了解,這隻是他們練習了幾百年的一部 分而已,而且他們將其稱為“完全呼吸法”。不過,我們必須得承認,在領會完全呼吸這一概念之前,人們必須要先掌握低位呼吸的原理。我們回過頭再探討一下橫膈膜。它到底是什麼?眾所周知,橫膈膜是一塊大的肌肉,隔開胸腔與腹腔及其內髒。休息的時候,它凹向腹部。就是說,在腹部看來,就像從地球上看天空一樣;而從胸內器官看腹部,則像在一個山丘上一樣。當橫膈膜向下壓低這個山丘的時候,腹內髒受到壓力,腹部就向外鼓起。低位呼吸中,肺部的自由度比前兩種呼吸方法中更大,從而使更多空氣得以吸入體內。這種現象令大部分西方人士樂於談論並撰寫有關低位呼吸(他們稱為腹式呼吸)的內容,並將其當作科學呼吸的最高深方法。然而,東方瑜伽士們早已熟知另外一種更好的呼吸方式,隻有寥寥無幾的幾個西方學者才了解這一點。除完全呼吸之外的其他幾種呼吸方式都存在一個共同弊端,無法令肺部充滿空氣,即使在低位呼吸中,也隻能令肺的一部分充滿空氣而已。高位呼吸隻能令肺的上部充滿空氣;中位呼吸隻能充滿肺的中間和前麵一部分;低位呼吸隻能充滿肺的中間和下部。有證據顯示,能使空氣填滿整個肺部空間的呼吸方式,一定會比隻填滿某部分肺部空間的方式更好。任何一種能使肺部空間充滿空氣的呼吸方式,都會給人類帶來巨大裨益,能使人們吸收大量氧氣,並儲存更多的生命能量。而瑜伽士們所了解的完全呼吸方式,可將肺部的三部分全部充滿,因而也是最科學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