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1章 金融商業新霸主(12)(1 / 2)

“你我的話都說盡了。”張嘯林不惜重複一遍,“從今以後,不論你我的遭遇如何,我們就算是問心無愧,彼此都很對得起了。”

“嘯林哥!”

“你去忙吧,月笙,”張嘯林忽又和藹可親地說,“我沒有事,還想香兩口。”

杜月笙又捱了一會兒,黯然辭出,回到家裏,他像有了心事,悒悒不樂,久久不語。

重兵嚴防下離開上海

11月初一晚上,大家用過了晚餐,杜月笙華格臬路古董間裏,隻剩下杜月笙、陸京士、朱學範和徐采丞4個人。

房內氣氛肅穆,大家神情凝重,四人密商,由杜月笙先開口,他說道:

“究竟走不走?如何走?”

陸京士搶先發言:

“先生所說的問題,我認為其實隻有一個,那就是怎麼走?”

“當然,”朱學範立刻起而附和,“先生提了如何走,實際上也就不會考慮走不走。”

“談到怎麼走,我有三點意見。”陸京士緊接著說:

“第一,非走不可;第二,大家先把皮包準備好,放在手邊,準備隨時走;第三,要等到最穩妥有利的時機,才可以動身。”

杜月笙則告訴他的幾位心腹,這時日本人千方百計要把他留在上海,國軍撤退的第二天,日方便派一位他的朋友,正式告訴他:

“今天日本軍方請我轉告杜先生兩件事情,第一,東洋人占領高橋以後,頭一件事,便是派一隊憲兵去保護杜家祠,禁止閑雜人等前去騷擾。”

杜月笙說,他曾報以一聲冷笑,說道:

“依我看,這是他們的誘擒之計,他們以為杜月笙要離開上海,一定會去拜祠堂,祭告祖宗,趁此機會,正好把我捉牢。”

來人付之一笑,又道:

“第二件事,據日本人說:沿江一帶日本兵已布置重兵,嚴密防止杜先生等出境,十六鋪和楊樹浦兩邊都有大隊日兵把守。我看他的意思說,如果杜先生從租界碼頭上船,必要的時候,他們會不惜闖入租界,也要阻攔你。”

杜月笙眉頭一皺,就說:

“這麼說起來,東洋人是決心要把我杜某人困在上海灘了。”

來人還是望著他笑,深深地點頭,一會兒,又說:

“東洋人已經開好一張名單。要在下月份成立‘上海市民協會’,內定杜先生擔任會長,委員則有王曉籟、陸伯鴻、榮宗敬、姚慕蓮、顧馨一、尤菊蓀等等……”

“好歹叫東洋人死了這顆心,”杜月笙輕輕地一拍桌沿說,“最低限度,王曉籟早就上了船,此刻隻怕已經到達香港了。”

說客知難而退,走了。幾個人聽杜月笙詳細說完這一幕,陸京士插嘴問道:

“先生大概都問過了吧,到底還有哪些人,準備撤出上海灘?”

於是,杜月笙將他多日以來,一一勸駕或試探的結果屈指數來:

“金榮哥說他年歲大了,吃不來風霜雨露的顛簸之苦。隔壁頭走火入魔,即使我們動身也還得瞞住他點。廷蓀哥有點遲疑不決,他決意留下來看看風聲。”

朱學範便問:

“顧先生他們幾位呢?”

提起顧嘉棠,杜月笙便得意洋洋地說:

“顧嘉棠、葉焯山他們倒是很難得,他們寧願放棄在上海的事業和財產,決定跟我到天涯海角。”

陸、朱、徐三人讚歎了一番。杜月笙向徐采丞微微地笑,意味深長地說道:

“依你看,東洋人派重兵扼守楊樹浦和十六鋪,監視租界碼頭,他們的目的恐怕並非在我杜某人一個人身上吧?”

徐采丞也笑了,他坦率地答道:

“自然了,租界裏還有不少大佬不曾走,比如說宋子文、俞鴻鈞、錢新之、胡筆江、徐新六等等,假使能夠生擒活捉,影佐的功勞也不小啊。”

杜月笙聽後,哈哈大笑,然後便掃了一眼跟前的幾名心腹,寬慰他們說:

“因此,你們便不必為我操心了,還有這麼多要人在上海,逃離之日,戴先生他們一定有穩當妥善的萬全之策。”

說到這裏,杜月笙頓一頓,眼睛望望陸、朱兩人,問道,“現在的問題,就在你們兩個了,京士、學範,你們打算怎麼個走法?”

陸京士答說:

“我早已決定了,先到寧波,再從浙贛鐵路去長沙,轉漢口。學範決定直接到香港。”

“很好。”杜月笙點點頭說,“時侯不早,你們還是各自回去準備。中央政府遷川,我往後必定會到重慶去的。今日就此分別,後會之期,相信不會太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