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講 紅旗高揚:中國共產黨是馬克思主義政黨(下)(2 / 3)

中國共產黨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並不意味著黨將成為“全民黨”。所謂“全民黨”,主要是指蘇聯赫魯曉夫提出的蘇共已經成為全體蘇聯人民的黨,以及後來“蘇共”的有關文章提出工人階級的理想、政策和意識形態成了全體人民的理想、政策和意識形態,與此相適應,黨的性質也變了,從工人階級的黨變成了全民的黨。西方社會民主黨的“全民黨”,最早是德國社會民主黨1959年在哥德斯堡大會上提出來的,在這次大會通過的綱領中明確提出,社會民主黨已經從一個工人階級的政黨變成了一個人民的政黨。社會民主黨在發展黨員方麵沒有任何限製,全體社會成員可以自願加入,也可以隨時自願退出該政黨。“全民黨”因其淡化、抹殺黨的階級性和削弱黨的先進性而為各國共產黨所反對和唾棄。我們黨在提出要始終成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的同時,並沒有拋棄黨的工人階級先鋒隊的性質。同時,我們今天強調的是吸收社會各方麵的先進分子,並且有嚴格的條件限製和政治要求,這與所謂的“全民黨”有著根本的區別。

(三)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這句話從黨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的地位和作用方麵概括了黨的性質。

堅持黨的領導是馬克思主義黨的學說的基本原則。馬克思主義認為,人類社會必然要從階級社會走向沒有階級、沒有剝削和壓迫的社會,這是一個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客觀規律。能夠領導這種社會變革,完成這一曆史使命的力量,隻有工人階級。但工人階級並不能依靠自身的力量,直接地、自發地完成,而隻能通過工人階級的政黨即共產黨來實現。中國共產黨人堅持並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關於共產黨領導的思想。早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毛澤東同誌就明確指出,領導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和中國社會主義革命這樣兩個偉大的革命到達徹底的完成,除了中國共產黨之外,是沒有任何一個別的政黨(不論是資產階級的政黨或小資產階級的政黨)能夠擔負的。在新形勢下,在我們這樣一個多民族的發展中大國,要把13億人的力量凝聚起來,向著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目標前進,必須有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否則,就會成為一盤散沙,四分五裂,不僅現代化實現不了,而且必然陷入混亂的局麵。這是總結近代以來中國發展的曆程得出的結論,也是分析許多國家發展的經驗教訓得出的結論。

黨的領導地位是曆史和人民的必然選擇。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在長期革命鬥爭中形成的。中國共產黨在中國人民苦苦期盼新的救國救民道路的時候誕生,並擔負起了領導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鬥爭、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實現振興中華的偉大使命。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麵貌就煥然一新。中國能從最悲慘的境遇向著光明的前途實現偉大的曆史轉變,就是因為有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勝利的根本保證。中國共產黨成為執政黨後,在較短的時間裏,就領導全國各族人民順利地實現了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領導全國人民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建立起獨立的和比較完整、初具規模的工業體係,國家經濟實力和科技實力顯著增強。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在深刻總結社會主義建設的正反兩方麵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形成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領導全國人民進行改革開放,成功地走出了一條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道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初步建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成效顯著,民族凝聚力極大增強。實踐證明,中國共產黨是一個久經考驗、堅強成熟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深得廣大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擁護,不愧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實踐充分證明:在中國這樣的大國,隻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才能保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正確方向,才能維護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麵和社會環境,才能動員和組織全國各民族人民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目標而奮鬥。

(四)中國共產黨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我們黨所以贏得人民的擁護,是因為我們黨在革命、建設、改革的各個曆史時期,總是代表著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著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著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並通過製定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為實現國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奮鬥。

中國共產黨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就是黨的理論、路線、綱領、方針、政策和各項工作,必須努力符合生產力發展的規律,體現不斷推動社會生產力的解放和發展的要求,尤其要體現推動先進生產力發展的要求,通過發展生產力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

中國共產黨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就是黨的理論、路線、綱領、方針、政策和各項工作,必須努力體現發展麵向現代化、麵向世界、麵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的要求,促進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的不斷提高,為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中國共產黨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黨的理論、路線、綱領、方針、政策和各項工作,必須堅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出發點和歸宿,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在社會不斷發展進步的基礎上使人民群眾不斷獲得切實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利益。中國共產黨除了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之外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是我們黨同一切剝削階級政黨的根本區別。任何時候我們都必須堅持尊重社會發展規律與尊重人民曆史主體地位的一致性,堅持為崇高理想奮鬥與最廣大人民謀利益的一致性,堅持完成黨的各項工作與實現人民利益的一致性。

三、中國共產黨的理想和現階段任務

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黨在現階段的任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黨在新世紀新階段的奮鬥目標是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共產主義遠大目標,必須切實做好現階段的工作,努力實現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

(一)中國共產黨的最終目標和最高理想是實現共產主義

共產主義有三方麵的含義:一是科學的理論體係;二是偉大的革命運動;三是一種理想的社會製度。作為理論體係,它一方麵是指工人階級的整個思想體係,即馬克思主義;另一方麵又是指馬克思主義中關於社會主義社會產生、發展和最終實現共產主義社會製度的一般規律和科學,即科學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隨著時代的前進而前進,隨著實踐的發展而發展,是一個開放性的、創造性的、不斷發展的理論體係。作為一種革命運動,是指在馬克思主義政黨的領導下,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為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實踐活動。作為一種社會製度,它包含著社會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兩個發展程度不同的階段,前者稱為共產主義的低級階段,後者稱為共產主義的高級階段。就我國現在的情況來看,還處在共產主義低級階段的初級階段,中國共產黨的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社會製度,即實現共產主義的高級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