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用十個“結合”提綱挈領地科學總結了改革開放曆史新時期的寶貴經驗,強調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就是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對什麼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什麼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進行了科學闡釋,提出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最根本的就是要堅持這條道路和這個理論體係的根本要求。
(3)提出要“努力實現以人為本、全麵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實現各方麵事業有機統一、社會成員團結和睦的和諧發展,實現既通過維護世界和平發展自己、又通過自身發展維護世界和平的和平發展”,第一次深刻揭示了“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和平發展”的科學內涵和本質要求。
(4)從八個方麵科學闡述了我國發展呈現的新的階段性特征,明確指出這些階段性特征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在新世紀新階段的具體表現,強調必須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的實際,深刻把握我國發展麵臨的新課題新矛盾,更加自覺地走科學發展之路。
(5)提出建設生態文明並將其作為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一個新要求,強調要使生態文明觀念在全社會牢固樹立。“生態文明”這個科學新概念的提出,就與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一起共同構成了“四個文明”。
(6)與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相聯係、相配套,提出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中國特色城鎮化道路”、“中國特色政治發展道路”、“中國特色軍民融合式發展路子”等體現中國特色的具體道路的新提法。
(7)把“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變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把“工業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擴展為“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把國內生產總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兩番的目標由“總量”變為“人均”。提出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經營權市場,優化國土開發格局,創造條件讓更多群眾擁有財產性收入,堅持平等保護物權,製定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險關係轉續辦法等新要求、新舉措。
(8)提出進一步營造鼓勵創新的環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學家和科技領軍人才,注重培養一線的創新人才,使全社會創新智慧競相迸發、各方麵創新人才大量湧現的新論述。
(9)提出“基層群眾自治製度”的新概念並將其同人民代表大會製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製度、民族區域自治製度一道納入中國特色的政治製度之中。提出從各個層次、各個領域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逐步實行城鄉按相同人口比例選舉人大代表,建立健全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既相互製約又相互協調的權力結構和運行機製等擴大人民民主的新思路、新途徑。
(10)提出“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新概念、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宣傳普及活動的新舉措、推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新要求和發揮道德模範榜樣作用的新辦法。提出在時代的高起點上推動文化內容形式、體製機製、傳播手段創新,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的新思路。
(11)提出“努力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的社會建設新要求。提出要以創業帶動就業,完善麵向所有困難群眾的就業援助製度;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全麵推進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製度建設;建設覆蓋城鄉居民的公共衛生服務體係、醫療服務體係、醫療保障體係、藥品供應保障體係等新舉措。
(12)在國防和軍隊建設上,提出統籌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在全麵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實現富國和強軍的統一這一新思想。在“一國兩製”和祖國統一上,強調全力支持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依法施政,著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推進民主;提出在一個中國原則的基礎上,協商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構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框架。在對外工作上,強調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從政治上、經濟上、文化上、安全上和環保上提出了我國處理國際關係的政策主張。
(13)提出“黨內民主建設”的新概念,圍繞擴大黨內民主提出實行黨的代表大會代表任期製,推行地方黨委討論決定重大問題和任用重要幹部票決製,改進候選人提名製度和選舉方式,逐步擴大基層黨組織領導班子直接選舉範圍,增強民主推薦、民主測評的科學性和真實性等新舉措。提出要格外關注在條件艱苦、工作困難地方努力工作的幹部,建立健全城鄉一體黨員動態管理機製,建立健全城鄉黨的基層組織互幫互助機製,以完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係為重點加強反腐倡廉建設等新思路、新辦法。
以上這些新思路、新概括、新提法、新舉措,豐富了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貫穿在這些新內容之中的靈魂,是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態度和創新精神。理論創新帶來思想活力,製度創新帶來體製活力,科技創新帶來經濟活力,文化創新帶來精神活力,軍事創新帶來部隊活力。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大力倡導的改革創新精神,堅持把人民群眾的偉大實踐作為創新的不竭動力和源泉,不斷推動理論創新、製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和其他各方麵的創新,求真務實、銳意進取,就一定能夠不斷開創各項工作的新局麵。
思考題
1.黨的十七大在思想理論上、政策取向上和工作部署上有哪些新概括、新提法、新突破、新舉措?
2.十七大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這個科學概念有什麼重大意義?
3.十七大怎樣科學回答了在改革發展關鍵階段中國共產黨舉什麼旗、走什麼路、以什麼樣的精神狀態、朝著什麼樣的發展目標繼續前進等重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