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桃花院(1 / 3)

桃花書院書,天下最

院長劉國順,愛書生

夢讀書院裏,魂猶存

閻王手裏搶院長

我們爬上山坳,孟哥對我說下了這道山坳,就是桃花院了。我向下一看,桃花江從桃花院前緩緩流過,碼頭上有船停泊。村子算大,二百多戶人家,麵江而建,背靠一座山坡,山坡平緩而上,植被很多,鬱鬱蔥蔥,山腰以下全是桃花盛開,院子就在桃花林裏。

我們來到村口,看見人們歡快笑語,村裏死人了,是悲傷的事情,為何一點沒悲傷的樣子。孟哥一問,才知道院長沒死,又活過來了,死了還能活過來啊?是否有神仙救治?

“對,孟鎮長你講對了,是焦書記這位神仙救活的。不信你們快到家裏看看吧!”一位大叔說,孟哥急忙拉著我的手直奔院長家,穿過一條巷道,來到院長門口,一家人正在吃飯呢。孟哥激動地喊道:“院長我們來了,我們來看你,院長好著,我們太高興了。”

“孟鎮長,歡迎,歡迎你來看我,快入席吃飯。”孟哥把我介紹給了院長一家。“歡迎遠方的客人也來看我,歡迎你,到我家做客”!一家人十分友好,院長樂嗬嗬地招呼我們入席,叫家人添菜拿酒,院長聲音十分宏亮,精神很好,滿臉笑容,沒有一點病態跡象。雙目炯炯有神,充滿著對人的慈祥,對生活的熱愛。我和孟哥坐在院長的身邊,院長給孟哥勸酒,給我夾菜道:“年輕人多吃點,這樣才身體好,這麼好的時代,這麼好的生活,更有焦書記這麼好的官,像你這樣年輕人正是大顯身手的時候,院長的話語十分溫和,對我充滿著期盼,流露出親切感。

“院長,聽鄉親們說,是焦書記把你從閻王那裏要回來的,他有這麼大的神通?”院長含笑道:“你問我家人吧,當時我好像在什麼地方,隱隱約約,聽到焦書記正在為我和誰申辯呢。”

家人對我們說:“昨天下午,焦書記趕到我家裏後,喊了幾聲已死去的院長,趴在院長身上悲傷地哭了起來,聲淚俱下,如泣如訴,全屋人傷心至致,哭聲一片。焦書記的頭一直伏在院長身上,沒聽見聲音了,我走近一看,焦書記竟然睡著了,可是口裏念念有詞,我們都知道焦書記為工作太累,睡著了也好,就讓他多睡一會,我吩咐所有人都安靜下來。”

院長接著說:“我好像被人關在一間地下室,門口有一個人守著我,長相醜陋,凶惡,有時,斜視我兩眼,一天來,不給我飯吃,不給水喝,饑渴交加,幾乎撐不下去了,當時,從外麵闖進一人,對著隔壁那個人大聲喊道:“還我院長,還我院長,他何罪之有?你抓他?你是否抓錯了人?那人道:“原來是焦書記,你這麼繁忙,還來管這事?又管百姓生,又管百姓死,焦書記,你真是父母官,

我沒有抓錯人,這個院長近一百歲了,還在日夜不停的工作,你忍心嗎?我是好心接他來休息的,你焦書記不是愛民如子嗎?”

焦書記道:“你們把院長關一天多了,不給吃喝,這是你的好心嗎?”

“這真是對不住,是我手下辦事不力,我也剛從外麵回來,才聽說,馬上叫人拿吃喝的來,請焦書記原諒。?”

焦書記道:“對,你隻是聽說,我不怪你,你一定不知道這個院長的可憐身世吧?今天我就給你講講.這個院長,他是西漢劉邦皇帝一百二十代子孫,出生在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名叫劉國順,三歲時沒有了父親,和母親相依為命,他六歲那年,給人放牛,不慎一隻牛丟失,被打得死去活來,被人趕出家門,母親也逼死了。”

一個寒冬臘月,桃花書院前院長從書院回家,看到自己大門口角落裏,兩隻大黃狗依偎著一個五,六歲的小孩,小孩衣服破爛不堪,瘦骨如柴,腳手凍得赤紅。頭發如繩條,瘦小的臉蛋如花貓一般,全身發抖。院長止不住的淚水在眼眶裏打轉,一聲歎息,急忙把小孩抱回家,把孩子一番梳理後,一問來由,院長一家人對小孩十分同情,又和自己同姓,都是劉家子孫,更加憐憫,視他為己出,經過一個多月的調養,小孩像換了一個人似的,聰明,活潑,乖巧,聽話,懂事。院長天天帶他到書院去,教他讀書寫字,還教他學會了遊泳,而且水性極好,可以在水下半小時。他也十分勤快,書院的活兒都搶著幹,書院讀書人很多,他給讀書人擺好凳子、椅子、桌子;擺的整整齊齊的,院長十分高興。那個想借書沒有時間來拿,隻要院長答應,他馬上給人送去;借書的人沒時間還書,他又主動去拿回來,書院下班時,他又把一天看過的書,有的折角皺邊的,他又把書撫平整。他嘴很甜,每當看書人陸續離去,他隻要有時間都會送人出門,爺爺、伯伯、叔叔、哥哥、姐姐你們慢走,歡迎下次再來。深得看書人十分喜愛,誇獎。

他一天天地長大,院長在書院裏也省了許多力,少費許多心。哪些書放到哪個位置,那一排上下左右,院長隻要指點一下,他都準確無誤地擺好。有時院長出門去了,回來一看書的收借記錄,他都記錄清清楚楚,圖書收拾得有條有序。

十五歲那年,院長給他二百兩銀子去一個地方收藏書,他走到一個正在修大橋的江邊,有二三十人正喊天喊地大哭,一問得知修橋差點錢,一望橋隻差一米之遙就可以連接上了。?“為何不問官府要呢?”他問道。

“官府說修橋的錢全部用完了,說是我們的工頭貪了。工頭人也跑了,官府要我們必須按期限完成,說皇上某天要來觀賞,官府不肯再撥錢,把全部責任壓推到我們身上,若完不成,我們全部會被處死。”有人回答說。

“修好橋還要多少錢?”

“我們算了下,差不多要二百兩銀子。”一個年長的老者答道。他猶豫了一下,二百兩銀子能救這麼多人的性命,我身上有銀子,可銀子又不是我的,眼前這些青壯漢子為了銀子哭的死去活來,他們的哭為了自己的生命,更為了自己的家人,三十多條人命,就是三十多戶人家都要遭殃,他也不想這麼多了,馬上把身上的錢全部捐給了修橋的人了,修橋的人對小孩千恩萬謝。

他隻有空手返回,當小孩走到一個小溪邊,突然山洪爆發,小溪岸上一窩螞蟻被衝下水,成千上萬隻螞蟻拚命遊往溪岸。他心想螞蟻也是生命,成千上萬條生命,小孩尋來許多樹枝伸向溪水裏,水中的螞蟻大部分爬上了樹枝回到了岸上。他兩手空空地回到書院,向院長闡明情況,準備接受懲罰,誰知院長還誇獎他有仁愛之心,更加看好他,欣賞他。時常教育他多做善事,施仁慈之心,利己利民,好人有好報,既使人不領情,天看到。

十八歲那年,院長送他去當兵,參加了許多戰鬥,立下了許多功。抗戰時,他帶領一個連撤退到桃花院,憑借有利地形和三千多鬼子打了一天一夜,最後他一個人掩護幾十個戰友和鄉親們轉移到雙乳峰。他一心要保護書院,書院的書太多根本來不及轉移,若被鬼子發現書院就完了,他突然看到書院洞口上,有一塊上千斤的大石塊,平時沒有人注意到。他急中生智,不知從哪兒來的神力,硬生生地把那岩石擋在洞口,恰好洞口被攔得天衣無縫。敵人進院了,他機智地向鬼子開了幾槍引向他處,彈盡時,敵人看到他隻是一個人,拚命追趕要抓活的。前後無退路他跳下桃花江,又參加了雙乳峰的戰鬥。後來又歸部隊參加了解放戰爭,朝鮮戰爭,無數次戰鬥,在槍林彈雨中衝鋒,可他一點沒有受傷,因為他是好人,天保佑。

他的戰友都說:“子彈都怕他”。”新中國成立後,他又回到桃花院,他這樣繼承了院長的職務,他娶妻生子,妻子是個賢妻良母,家庭和睦相處,十分恩愛,夫妻相敬如賓。

他任院長後,書院讀書人越來越多,有的請他,講他打仗的故事,他很樂意給大家講他的事情。敘述能力很好,每一場戰鬥的地址,時間,雙方的人數對比。雙方指揮官是誰,戰鬥結果如何都表達得十分清楚,講百團大戰,講淮海戰役,講解放南京,有的連書也不看了,都圍攏來聽他講故事,大家聚精會神地聽,聽得津津有味。全院的鄉親們知道了他很會講故事,隻要有空也都來聽故事,他也不厭其煩地給鄉親們講,使鄉親們十分擁戴他。

他十分喜歡讀書人,讀書人越多越高興。他說:“讀書知禮,促使社會和諧,促使社會發展進步。我們要人人有文化,有文化的社會,有文化的國家,文化的天下,文化的地球,創造和諧的世界,和諧的地球。”故事可說是講完了,這就是我們院長劉國順的故事。

接著是焦書記和那個人的對話。焦書記道:“這樣的院長好嗎?”那人道:“天下好人。”“為何抓他?”“歸我管,

“陽壽已盡?”

“有何憑證?”

憑證嗎?也像你們人間判案講證據,你院長一生就是犯太歲,又有劍鋒伏屍等諸凶星纏身,本來該二十幾歲盡陽壽。因有捐銀修橋之功,及其他善事,給他增壽七十歲,總共能活一百歲。你知道嗎?他在戰爭中,他穿梭槍林彈雨中,子彈連皮都沒傷他一點,真的是子彈怕他嗎?戰爭年底給他留下的病症,心髒血管及多種疾病纏身,有時疼得滿地打滾,一米八的個子蜷縮在地下像一個孩子似得,令人多可憐,多心疼。我看了都心疼不已,可憐他。不能讓他在人間這樣受罪,我命手下把他接下來,到這裏好好“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