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民對我道:“這大娘是我寨子的村長叫周彩鳳,是個熱心腸的人,大家十分擁戴她,我們大家叫她周大娘。”
晚上休息,我和李民住一間房,他坐到床沿上說,他這次考試前兩天心急腦昏,好像有什麼事催急他,打電話問家裏,家裏回複也沒事,總是忐忑不安。第一天考語文,作文題目和我模擬考試題相仿,他順手從書包裏拿出模擬考試的作文遞給我看。
話題作文:告別
人生幾十個春秋,皆是苦辣酸甜,我們幾乎每天都在唱著一支叫做告別的歌;告別親人,踏上遠去的火車;告別故土,去經曆一次遠去的旅行;告別純真的童年,進入多愁善感的花季雨季;告別母校,留下美好的回憶。請以告別為話題,寫一篇不少於八百字的作文。
再見,媽媽
告別是遠航的帆,告別是無窮的語言,告別是一杯苦酒,告別是人生眼淚的大會餐。
告別是人生春夏秋冬的感悟,告別是一個奮鬥者的轉折點,告別什麼,讓人最心疼?告別什麼,使人最傷感?
兒時被大孩子打過我沒哭,砍柴滾下坡我沒叫喊,世上隻有媽媽好,告別媽媽,讓我最心酸!
告別媽媽,我想起三年前,偏僻的山村我,考上一所重點校園。我入學那天半夜起床,媽媽伴我把路趕,媽媽前麵走,我舉步太艱難,一路無語似啞巴,我禁不住淚水如斷線,我舍不得這裏的水,舍不下這裏的山,更舍不下我的好媽媽,今後上山下地誰給她來分擔。爸爸病床一年多,裏裏外外全是媽媽來一擔肩,年幼的弟弟不懂事,盡給媽媽來添亂。我是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家裏的活兒我也能做一半。今後誰來幫助我媽媽?家裏的活兒那麼多,日夜不停,媽媽也做不完,可憐的媽媽呀!你該怎麼辦?
涉過三道水,翻過五座山,媽媽的雙腳如車輪,太陽初升時,我們來到鄉裏的客車站。我滿臉都是淚,媽媽滿身汗,媽媽把行李放下,席地而坐,把我拉到她身邊。“娃兒,你有什麼話就給媽媽說,我本來想把你送到校,你爸和弟等著我回還。我心難受,鼻子一酸,禁不住淚水流滿臉。
“媽媽,我舍不得你和爸,我就到附近中學把書念,放學回來還可幫你,上山下地好給你作個伴,你女流之輩承受擔子千斤重,你才三十出頭已滿臉皺紋,腰也彎。你太累了,我難受,心不安。”
“傻孩子,你目光淺,山裏的孩子往外走,這是媽媽的心願。好好讀書學知識,做有出息的人,再苦再累媽媽都心甘。你今天離開我,到校須聽老師言,認真聽課多思考,不要怕困難。不懂必須問,學業才會有進展,生活一定要搞好,身體是關鍵。切記住,團結同學,敬老師,比學習,不要和人家比吃穿。山裏的孩子一定讀好書,命運才能得改變。”說罷媽媽摸出一個小包包,緊緊放在我手間。我知道這是媽媽給我的錢;不,這是媽媽的血;這是媽媽的汗。我胸卷千重浪,五味雜陳湧喉管。哇地一聲哭出來,哭得好可憐,啊!媽媽抱著我一起哭,哭作成一團。車站旅客被感動,都圍攏來問事由,有的旅客掩麵泣,好像母子生離死別難相見。車子馬達響,媽媽把我推上車,揮著手,似動力催我人生路上勇向前。我打開車窗往後看,媽媽蹲在地下雙手把麵掩。我知道媽媽還在哭,我是媽媽的心頭肉,我是媽媽的心中肝,我是媽媽的乖孩子,今天我告別了我的媽媽,叫媽媽怎能不心疼?怎能不掛牽?
告別吧!我的好媽媽,你不要哭,你等著,請相信你孩兒讀書勤發奮,待那時,我一定駕著快樂的船,載著媽媽駛向幸福的港灣!
“你作文裏的媽媽,好像在寫我相似的經曆。我好感動,你趕上了焦書記這樣的好時代,必定心想事成,頭頂一片藍天,前途一片光明。有父親,姐姐無微的關愛,鄉親們的支持,這是你人生拚搏的動力。你要把握好機會珍惜時光,還要更加努力學習,為將來更好地施展自己的才華。我沒有愛,沒有家,路在何方,我也在求索。”
“客人,你不要難過,你是“積德之家”,我在課餘時看過《易經》上說“積德之家”必有餘慶。
我向給你講兩則小故事:
古代有一姓顏的人家,把女兒許配給孔子的父親,隻打聽其祖父是否積有大德,而不管孔家是否富有。他認為隻要祖上積有大德,其子孫必然家旺人興。
另一個,福建有一大官叫楊榮,其祖先世代擺渡為生,每當洪水成災,總有人畜貨物衝入河裏,別人船隻總是爭相撈取貨物,隻有楊榮的祖先以救人為重,貨物一概不取,人們笑他愚笨。到楊榮父親出生時,楊家稍富有一點。有一天一位道人對楊家說:“你祖積有善德,某地可築你祖墳,子孫必當昌隆。”於是就指示而葬,就是現在的“白兔墳”。後來生了楊榮,二十歲登科,位至三公,並得皇上加封曾祖父,祖父,父親管號。至今子孫榮華昌盛。
“我家豈能如此相比,但願也如此吧!”
一看李民有了倦意,多日的憂傷,打擊了這個學生娃。“李民,我們休息吧,夜已很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