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子黛,《後宮·甄嬛傳》中的畫眉珍品
【經典古方:螺子黛】
TIPS:螺子黛是隋唐時代婦女的畫眉材料,製作精致。它出產於波斯國,經過加工製造,已經成為各種規定形狀的黛塊。使用時隻用蘸水即可。
由孫儷主演的《後宮·甄嬛傳》在各個衛視播出以來,收視率節節走高。劇中的角色不但服飾華美,各位妃子穿的衣物的絲綢質地也實實在在,而更令大家喜歡的是各個演員的妝容修飾、發型和化妝都力求精致。許多女性對劇中出現的妃子專用的化妝品更是充滿好奇,比如妃子用來畫眉的螺子黛。據說,每年上貢給皇宮的螺子黛不過十多盒,但是有一年隻有三盒,皇帝卻給了甄嬛,令其他妃子很是嫉妒,甚至記恨甄嬛。也表現出了螺子黛的珍貴之處。
螺子黛,本是隋唐時女子用來畫眉的顏料,它出產於波斯國,經過加工製造已經成為各種規定形狀的黛塊。使用時隻用蘸水即可,無須像回回青需要研磨,受到當時女性的喜愛。到了宋代,畫眉墨的使用更加廣泛。《隋遺錄》中記載:“(吳)絳仙善畫長蛾眉……由是殿腳女爭效為長蛾眉,司官吏日給螺子黛五斛,號為蛾綠螺子黛,出波斯國,每顆值十金。”
傳說在唐代,隋煬帝的妃子吳絳仙是吳越民間女子,隋煬帝遊江南時,強征十五六歲的“殿腳女”為他拉彩色纜繩,吳絳仙就是其中之一。隋煬帝被她長長的蛾眉吸引,立刻將吳絳仙納入宮中,封為崆峒夫人,寵愛有加,還為她供應波斯人帶來的“螺子黛”畫眉。經濟蕭條期間,隋煬帝給其他嬪妃改用“銅黛”,唯獨給吳絳仙的依舊是每顆價值十金的“螺子黛”。
在古人的觀念裏,眉毛是麵部最性感的部位,所以古代的女子都流行將原有的眉毛剃掉畫上假眉代替。唐朝朱慶餘的詩中有“畫眉深淺入時無”一說。據說畫眉之風起於戰國,在還沒有特定的畫眉材料之前,婦女用柳枝燒焦後塗在眉毛上。古代婦女畫眉所用的材料,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變化。從文獻記載來看,最早的畫眉材料是黛,它是一種黑色礦物,也稱為“石黛”。描畫前必須先將石黛放在石硯上磨碾,使之成為粉末,然後加水調和。磨石黛的石硯在漢墓裏多有發現,說明這種化妝品在漢代就已經在使用了。除了石黛,還有銅黛、青雀頭黛和螺子黛。銅黛是一種銅鏽狀的化學物質;青雀頭黛是一種深灰色的畫眉材料,在南北朝時由西域傳入。
元代之後,宮廷女子畫眉用的黛,開始選用京西門頭溝區齋堂特產的眉石,到了明清也沒有改變。後來,隨著西洋文化的東漸,我國婦女的化妝品也發生了一係列的變化,出現了杆狀的眉筆和經過化學調製的黑色油脂,由於使用簡便又便於攜帶,一直沿用到今天。
【漢方美容1+1】 自製眉粉
原料:火柴棒數根。
做法:把火柴棒數根去頭,放在容器中,微波爐高火,幾分鍾後,打開看看,待變成黑黑的,弄成粉末狀即可。
鳳仙花,古代女子的指甲油
【經典古方:鳳仙花染指甲】
原料:鳳仙花瓣(大紅色、紫紅的最好;粉紅、白色的顏色淺,不建議使用),茼麻葉子(也可用其他葉子,如心形的豆角葉等,寬大柔軟堅韌即可。塑料袋也行,不過不太透氣),線繩,鹽適量。
做法:將花瓣放入食鹽中搗爛,放置水份蒸發一部分後,取適量敷於指甲蓋,以蓋住指甲蓋為準,用葉子包住並纏好,包纏的方法都類似包粽子。其他指頭同樣方法操作。
功效:鳳仙花具有很強的抑製真菌的作用,同時它顏色豔麗,用它來染指甲既能治療灰指甲、甲溝炎,又是純天然、對指甲無任何傷害的染色方法。葉子也可以拿來染色,但效果不如花瓣好。
TIPS:如一次效果不理想可再重複一次,搗好的花瓣可以放入冰箱保存,不影響下次使用。染一次最少要5個小時以上的時間,最好晚上包好,早上就全染紅了。染好後,指甲的周圍部分也會被染紅,多洗幾次手,3-5天即可恢複正常顏色。
蓄長指甲是中國古代女子的一種風習,流行於貴婦、小姐、藝伎、丫環等階層中,她們有的留長指甲可達寸許甚至數寸。同時,她們還以染紅指甲為美,由於古代沒有化學油脂,所以,她們用來染指甲的是一種草本植物—鳳仙花。
鳳仙花,又名指甲花、染指甲花、小桃紅等。鳳仙花於枝椏間開放,花大型,多側垂,其中不少品種形如飛鳳,有頭有尾,有翅有足,遂得此名。因其花頭、翅、尾、足俱翹然如鳳狀,故又名金鳳花。鳳仙花屬鳳仙花科一年生草本花卉,由於極不耐寒,長期局限於我國南方的熱帶地區。